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嘉陵江:长江最大支流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嘉陵江:长江最大支流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aike.sogou.com/v36283.htm#!#para3#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全长1345公里,流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代王山,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市,最终在重庆汇入长江。嘉陵江不仅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还是四川省内河航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基本概况

嘉陵江古称阆(làng)水,因流经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其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嘉陵江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河流。

嘉陵江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三条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三个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

自然气候

嘉陵江流域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中下段的盆地区,冬季温暖多雾,霜雪少见,上游段山区则冬季寒冷,霜雪较多,又多风暴,往往一雨成灾。春夏时节,流域内降雨自东向西移动,若遇季风弱而迟,则西部常形成春旱和初夏干旱天气。流域内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50%集中在7~9月。

水系构成

嘉陵江支流众多,属树枝状水系,最大支流有涪江和渠江。流域内资源丰富,堪称川东一大宝库。嘉陵江是四川省内挟带泥沙最多的河流。由于上游黄土区土质疏松,中下游紫红色页岩又易于风化,加之岸坡很陡,耕垦过度,植被覆盖很差,造成坡面侵蚀强烈,流域内出现两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个在上游陕西、甘肃境内,一个在中下游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水土的严重流失,成为流域内泥沙产生的主要来源。

河道特点

嘉陵江曲东河至白石铺段,河流穿行在宽谷、坝子中,河谷比较开阔,但急流、滩险仍多,河谷两侧是发育比较成熟的晚壮年期地貌。坝子的形成除受岩石性质支配以外,并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坝子被淤积的黄土物质所覆盖。此河段于宝山岭及金梢湾一带形成明显的弯曲。

从白石铺至白水江一段,河流横切构造线,并穿流在凤—徽山间盆地中,较大而典型的峡谷多见于十里墩以南到白水江之间,峡谷两侧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由于地盘上升,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峡谷,峡谷两侧山坡的上部已发育成壮年期的岩溶地貌。地面北而南逐渐降低,因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许多阶梯面。凤县城附近阶地高出河面的相对高度,—级为3~7米,二级为18~20米,三级为40米,四级为140米。白水江以北,河床两侧除偶然出现一些岩屑堆积以外,几乎没有平坦的岸边地带。

流域地貌

流域东北面以秦岭、大巴山与汉水为界,东南面以华蓥山与长江相隔,西北面有龙门山与岷江接壤,西及西南为一低矮的分水岭与沱江毗连,大致介于东经102°30′~109°,北纬29°40′~34°30′之间,大致在四川盆地东北部,河流的绝大部分流经四川盆地。

昭化以上为上游,河流曲折,穿行于秦岭、米仓山、摩天岭等山谷之间,河谷切割很深,属于山区河流,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自然比降达3.8‰,水能开发量大,但水流急,多滩险礁石,不便航行。

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河道逐渐开阔,宽度在70~400米之间,地形从盆地北部深丘逐渐过渡到浅丘区,曲流、阶地和冲沟十分发育。比降变缓,自然比降0.28‰,与涪江、渠江的中下游构成川中盆地,高程仅200~400米,是为中游盆地区,有航运之利。

合川至重庆段为下游,河道经过盆东平行岭谷区,形成峡谷河段,地势复上升为山区地形,谷宽约400~600米,水面宽150~400米,其间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即为河流横切华蓥山南延支脉九峰山、缙云山、中梁山后,形成的风光奇丽的沥濞、温塘、观音三峡谷。三峡谷山高崖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宛如长江三峡之缩影,故称之为嘉陵江小三峡。沥濞峡居于北部,长而宽,在石灰岩构成的岩壁上,有多级溶洞发育,形如鼻孔,有暗河水从洞孔中流出,长年不断;温塘峡又名温泉峡,位于中部,因峡中有三股温泉而得名,峡长2.5千米,峡谷深邃,江水平静,风光妩媚多姿;观音峡坐落南部,因古有观音庙而得名。

主要城市

嘉陵江流经区域涉及多个重要城市,包括宝鸡、天水、陇南、广元、阆中、南部、南充、仪陇、武胜、广安、达州、巴中、华蓥、万源、遂宁、绵阳、江油等。这些城市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嘉陵江流域独特的文化景观。

大水电站

嘉陵江四川省境内水力理论蕴藏量152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551万千瓦,上游白龙江建有碧口大型水电站。嘉陵江上通甘、陕,下接重庆,为沟通长江与西北的主要水道,是四川省内河航运动脉之一。流域内大小通航河流有23条,营运里程3600余千米,占四川航运里程30%,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1/4。嘉、涪、渠三江不仅负担着流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航运任务,同时承担了长江干流沿江有关地区运输和集散任务。历代用兵陕甘南部,均以嘉陵江为漕运路线,抗战时期,西南与西北之间的物资来往运输,皆取道四川,嘉陵江的航运曾起了重要作用。

南充大桥

南充白塔嘉陵江大桥是南充市建成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东岸位于原南充鹤鸣山下,西岸位于原南充中渡口附近。于1975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1000米,其中主桥长780米,引桥长220米,桥宽11米。该桥共有12拱13墩。2003年6月重新修缮,当年11月26日竣工通车。维修后的整座大桥面貌焕然一新,栏杆、灯饰等充满现代气息。白塔嘉陵江大桥也被称为南充一桥。此后,南充又相继在嘉陵江上修建了6座大桥。7座嘉陵江大桥见证了南充的城市发展变化。

南充上中坝嘉陵江大桥是一座独塔不对称斜拉桥,西起顺庆城区胜利路口,东接高坪区江东大道,横跨并连通城市绿心——嘉陵江上中坝。东西两岸全长1658米、宽16.5米,双向4车道。总投资1.3亿元。竣工于2007年5月30日! 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成为一座漂亮的城市景观。它的建成通车,将大大缓解南充顺庆区和高坪区之间的交通压力。

南充清泉寺嘉陵江大桥全长4.2千米,其中桥长1.6千米,引道长2.6千米,桥面与引道同宽24.5米,工程总投资2.4亿元,建设工期3年。1998年11月20日,大挢引道破土,同年12月10日主桥开建。2000年7月16日大桥主桥合龙,2001年3月18日至23日,经省专家组质量鉴定为优良工程;同年10月获四川省天府杯奖。2001年5月1日建成通车。

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是南充市建成区的第四座跨嘉陵江公路大桥,是嘉陵江南充江段第一座双向六车道桥梁,路线全长1502米,主桥宽27.5米,互通立交匝道宽7.5~9.5米,设计行车速度主桥40千米/h,匝道20~40 千米/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路面为沥青砼,设计洪水频率300年一遇。项目投资概算约为6.57亿元,建设工期为32个月。于2012年12月12日正式建成通车。

地方事件

2017年5月5日18时,四川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发现嘉陵江入川断面水质异常,西湾水厂水源地水质铊元素超标4.6倍(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0.0001㎎/L)。初步判定污染源为川陕界上游输入型、一次性污染团。2017年5月6日6时,西湾水厂水源地水质铊浓度降至2.2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