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老司机的实用技巧大揭秘!
防御性驾驶:老司机的实用技巧大揭秘!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或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的。因此,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于预防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防御性驾驶、老司机经验、日常习惯和常见误区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在复杂路况下确保行车安全。
防御性驾驶:预防事故的关键
防御性驾驶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驾驶方式,其核心是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驾驶方式强调驾驶员始终保持警觉,提前预判潜在危险,掌握主动权。
防御性驾驶有八大基本原则:
保持足够视距: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的有用信息,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观察周围环境:保持视野开阔,注意车辆两侧和后方的路面信息,包括对盲区的留意。
视线持续移动:必要时转头观察,不要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看。
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突发事件,随时调整行车状况。
有效使用信号:通过灯光、喇叭等信号与其他道路使用者进行信息沟通。
合理控制车速: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行车速度。
平和礼让行车:拒绝路怒症,不开斗气车。
一心不可二用:专注驾驶,避免分心。
老司机的经验之谈
老司机们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许多实用的驾驶技巧,这些经验对于提升驾驶安全非常有帮助。
避免频繁变道超车: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变道超车引起的。安全第一,变道超车不仅节省不了太多时间,还会增加安全隐患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耗。
保持安全车距:停车的时候一定要在车前留出足够自己出去的距离。以免在你走的时候出不去,找不到挪车车主,耽误时间。
雨雾天气提前开灯:当从后视镜里看别的车有点费劲的时候,也就是该开灯的时候了,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自己,尤其是白天下雨的时候!如果你愿意,时速超过100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开灯,高速上超越大车要用灯光示警。
注意行人礼让:行人一定要让,最好提前100m减速至30码,然后接近时缓慢停车,基本礼节。当然在城市,集镇一类人流量大的地方,让过一波以后,就可以缓慢通过了,否则你永远也过不了。礼让三先,你好他好大家好!
高速公路不低速行驶:即便你是新手,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的很慢,在路况较好的非高速公路也一样,经常看到很多大车为了超过一辆只有40公里/小时的轿车时而强行并线,险象环生!高速路大车多,货车从起步到开起来非常的吃力,所以货车司机很不爱踩刹车,他宁愿并线超车也不原减速到3档再花10分钟加到5档。
避免分心驾驶:开车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开快车,而是分神!开快车的时候往往聚精会神,如果没有突发事件,一般不会出事,当然这并不是在鼓吹开快车,10次事故9次快,一旦出事就有生命危险的,一定不要超速行驶!编辑几次吓出汗来的时候,都是在我走神的时候发生的,记得一次手机响了,低头想看一下谁的电话,等看清楚了打开接听时,一抬头,前车火红的刹车灯是如此的刺眼,千万别走神。
注意盲区观察: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点向路的中间靠,如果你没把握,不要紧别害怕,因为对面的来车会躲你,而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不但不能躲你,说不定还会向你晃动,得给他们留出余地!
合理使用挡位和刹车:在下坡时,为图方便,就挂空挡滑行,仅以刹车来控制速度,这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在一个长距离坡位这样做的话,刹车系统会因过热而突然失灵,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车速挂上合适的挡位,让发动机制动,偶尔辅以刹车,这样既安全,又能延长刹车的寿命。
日常驾驶中的好习惯
除了掌握防御性驾驶技巧和老司机经验外,养成良好的日常驾驶习惯也非常重要。
开车前绕车检查:确保车辆状况良好以及预防潜在的问题。绕车一周检查包括检查轮胎、车灯、有无异物,比如玩耍的孩子或者其他异物影响车辆行驶,有潜在的危险。如果发现问题,需及时修复并确保安全。这个习惯的好处是可以提高驾驶安全的保障,避免了一些意外的发生。因此,绕车一周检查车辆是一个很好的行车习惯。
系好安全带:安全带顾名思义是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带子,只要上车驾驶员和随车人员都应该立即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目的是在遇到事故的时候能把我们固定在车座上,同时弹出的安全气囊也能很好保护我们的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免受撞击。如果不系安全带遭遇车祸很容易被甩出车外,造成更严重的伤亡事故,系好安全带,防患于未然,也是给自己出行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经常观察后视镜:经常观察后视镜是一种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后视镜可以帮助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交通状况,既可以看到车辆的位置,又可以观察到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做出安全驾驶决策。下面是观察后视镜的好处:
- 观察盲区: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有许多盲区,通过观察后视镜可以排除这种盲区的影响,从而避免跟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 观察车辆跟随:在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行驶时,观察后视镜是追踪后面的车辆以及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工具。
- 防止追尾事故: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后视镜可以发现后面的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被追尾事故发生。
保持注意力集中:车祸发生的原因是驾驶员视线离开了正前方,没有观测到前方的路况。原因有看手机、接听电话或者低头捡东西。当车速达到100公里,视线离开前方两秒钟,车辆已经盲开了几十米,在这两秒钟内,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轻则伤车、重则丧命,因此开车时要注意力集中,目光看正前远方不要让视线离开前方超过两秒钟。
适时使用车灯:驾驶汽车开灯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开灯可以帮助驾驶员和其他车辆及行人更好地辨认和判断路况和车辆情况,从而提高行车安全。以下是驾驶汽车适时开灯的几个注意事项:
- 雨雾天气:在雨雾天气时,能见度受到影响,此时在白天开启远光灯和近光灯有助于被其他车辆和行人看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 夜间驾驶:夜间获得的光照弱于白天,开启车灯有助于增加自己的能见度同时能提醒其他车辆判断你的狭路情况,并启发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 进入隧道:经过隧道时,由于光线较暗,需要开启车灯,保持正确的行驶方向和速度,防止其他车辆误判。
- 遇到紧急情况:如遇车辆故障或修路等较为复杂路况之际,在高速公路或路面较差的道路行驶,适时开启危险报警灯,锁定车辆保护区域,向后面的车辆发出警告。
- 遵守交通规则:在实际驾车过程中,超车行为必须谨慎并遵照规则。以下是不能超车的道路区域:
- 车辆行驶至学校、医院、派出所、消防大队、收费站等公共事业单位附近时,应禁止超车。
- 在遇到禁止超车标志或禁止超车的路段时,驾驶员严禁超车。禁止超车标志和标线通常在山区、隧道和桥梁等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地方设置,具体请遵守当地规定。
-窄桥、弯道、坡道、路面结冰、路面不平、能见度差等路段,也应注意不能超车。 - 当前车辆开始变道的情况下不能超车,要为其让行,这些情况通常出现在高速公路入口或出口,或者是交叉路口降速区。在双黄线或实线禁止超车时,不能超车。
停车留出足够空间:停车留距离,停车的时候一定要在车前留出足够自己出去的距离。以免在你走的时候出不去,找不到挪车车主,耽误时间。
避免长时间怠速:发动机怠速3分钟左右,可以让汽车行驶1公里。看到这里你会想,那不如等人就熄火好了。其实也不对,如果停车熄火,然后不到一分钟后又打火,这样汽车重新启动的油耗会比正常驾驶多20%左右。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短时间停车可以怠速,如果超过三分钟的话就熄火等待,这样才是真的省油。
纠正常见驾驶误区
空挡滑行不省油:电喷汽车在空挡滑行的时候不一定省油,因为有些车在加速中松开油门,喷油系统停止供油,当发动机转速降至2000转时恢复供油,所以电喷车高速带挡滑行时会省油,放空挡反而费油。
长时间怠速费油:经过科学实验表明,发动机怠速3分钟左右,可以让汽车行驶1公里。看到这里你会想,那不如等人就熄火好了。其实也不对,如果停车熄火,然后不到一分钟后又打火,这样汽车重新启动的油耗会比正常驾驶多20%左右。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短时间停车可以怠速,如果超过三分钟的话就熄火等待,这样才是真的省油。
高挡位小油门不省油:这种做法发动机易发生爆震,燃油爆发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功,并冲击连杆机构,造成早期磨损,由于低转扭力不足,加速无力,反而耗油会有增高的可能。最佳的节油而又保护发动机的方式,是在最大扭矩转速偏低的区域工作,这样能得到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节油效果。
加高档位油对车不一定好:不同的车型会在油箱盖上注明这车要加什么样的油耗,现在不少人会认为油品标越高油越好,对自己的车也会好。其实不然,加高于车辆本身标号油的话,不但价格贵,而且还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所以并不是越好的东西就适合自己,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不能加油号高的油,当然也就不能混着加了,油品不是其他的东西。好的掺和着一般就会变成差不多的,这样两掺的话也会对车辆的发动机造成不好的影响。
发动机预热时间不宜过长:汽车启动前预热,能使机械部件得到较好润滑,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但预热时间不宜过长,能使润滑油到达所需润滑部位即可,时间过长,只会造成更多的油耗和更大的发动机磨损。
总结与呼吁
安全驾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通过掌握防御性驾驶技巧、学习老司机经验、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和纠正常见驾驶误区,我们能够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