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梅林:从梅庄黄公祠到塘朗山的秘密通道
探访上梅林:从梅庄黄公祠到塘朗山的秘密通道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上梅林村,两座古老的建筑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梅庄黄公祠和龙母宫,一左一右,相依而立,仿佛两个守护神,见证了上梅林800多年的沧桑变迁。
梅庄黄公祠:历史的见证者
梅庄黄公祠始建于明代,占地426平方米,是上梅林村的重要历史遗迹。祠堂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主体建筑由前厅、中厅和后堂组成。前厅为门楼,中厅为祭祀场所,后堂为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结构完整,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祠堂的建筑装饰精美,门楼上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中厅的梁架结构采用抬梁式,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屋顶,显得庄重而肃穆。后堂的神龛上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香火袅袅,寄托着后人的追思。
梅庄黄公祠不仅是上梅林村的宗族祭祀场所,更是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东江纵队的税站,多位村民加入党组织担任护税员。解放战争时期,祠堂被用作临时医院,救治了许多伤员。1945年,这里还曾是宝三区联乡办事处的所在地,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龙母宫:深圳最古老的古建筑
与梅庄黄公祠相邻的龙母宫,是深圳现存最古老的古建筑之一。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庙宇,虽然经过清乾隆年间的重修,但仍然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龙母宫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面阔7.42米,进深16米,主体为砖木结构。
走进龙母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屏风式的门。绕过屏风,正中间悬挂着“龙光普照”四个大字,烟云缭绕中,神龛上供奉着三尊像:中间是慈眉善目的龙母,左边是龙母的大嫂,右边是龙太子。承重的柱子和部分额枋都用花岗石制成,淡灰的颜色展示着年代的痕迹。
龙母,原名温凤娇,是百越族女首领。传说她在西江河边捡到一个巨卵,孵出五条小龙。五龙长大后与龙母一起整治水患,造福于民。龙母作为民间信仰的女神,和闽粤沿海一带所信奉的妈祖异曲同工。每年五月初八,上梅林村村民都会为龙母娘娘庆祝生日,用轿子抬着她巡视村子,希望给村里人带来好运气。
从传统村落到现代化社区
上梅林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据史料记载,黄峭山第16代嫡孙黄仲孙在上梅林建村,当地原籍村民均为黄姓。改革开放前,梅林是边远落后的农村,村民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梅林“外引内联”,开始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和多种经营。1992年,梅林城市化渐见雏形,现在的梅华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还是一条河,整个梅林地区90年代才通路灯。
如今的上梅林,已经从一个传统村落转变为集商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高楼大厦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地铁公交四通八达,商业繁华,教育配套完善。但是,上梅林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地方方言,每年都会举行具有地方性宗教特色的宗教祭祀和祠堂周年庆典活动。
塘朗山的秘密通道:都市中的自然瑰宝
从上梅林出发,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小径,可以到达塘朗山。这座位于深圳南山北部的山峰,海拔430米,是深圳西部的最高峰。塘朗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7%,拥有6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
最近,塘朗山新开通了一条直达山顶极目阁的手作步道。这条从塘朗村出入口开始的步道,全长1.8公里,爬升400米,是深圳最具挑战性的郊野径之一。步道从一片荔枝林开始,随后转入陡坡路段,最陡处可达60度。为了安全起见,陡坡路段设置了拉绳,但难度依然不小,建议穿户外徒步鞋并带上登山杖。
登上山顶的极目阁,深圳湾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极目阁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是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地点。站在阁楼上,南可俯瞰深圳市区和深圳湾,北可远眺西丽水库和阳台山,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下山时,可以选择多条路线。最快的路线是从龙珠门下山,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这条路线虽然陡峭,但沿途风景如画,仿佛误入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两旁的榕树气根垂下,与藤蔓交织在一起,绿色的树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布满青苔的石头上,潮湿的热带空气夹杂着虫鸣与鸟鸣,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法的异世界。
无论是探访梅庄黄公祠和龙母宫的历史文化,还是徒步塘朗山的秘密通道,上梅林都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自然的宁静,是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中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