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抓住10岁前的关键期,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俞敏洪:抓住10岁前的关键期,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可以自觉无意识地一直延续下来;养成的坏习惯,也会一模一样自觉无意识地在身上不断重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多次强调,10岁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与孩子共度有意义的时光
俞敏洪建议,家长要充分利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孩子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亲情的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这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珍贵,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一些生命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共同阅读,开启智慧之门
阅读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俞敏洪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可以是历史、哲学、文学等各类书籍。通过共同阅读和讨论,不仅能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还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每天共同阅读半小时,然后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悟。
运动与玩耍,释放天性
运动和玩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俞敏洪建议家长陪孩子一起运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家庭卡拉OK、角色扮演游戏等,既能释放压力,又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要给孩子留出独处的时间。俞敏洪指出,独处是一种心理释放,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独处时间,只要确保孩子不是一味地玩乐即可。例如,孩子在房间内与同学聊天、看书或做游戏,都是有益的独处方式。
培养良好习惯的五个维度
爱但不溺爱:俞敏洪强调,爱不是无原则的宠爱。在孩子3-10岁这一关键期,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矩意识。如果过度溺爱,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甚至在未来“报复”父母。
规矩与自我控制:通过设立合理的规矩,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例如,要求孩子玩完玩具后必须归位,吃饭时要吃完碗里的食物,这些看似小事的规矩,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确的世界观: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孩子对社会和世界的正确认知。要教会孩子通过善良和真诚与世界相处,同时也要培养一定的竞争意识。
平等对待与知心朋友:家长要在不同场合展现出不同的态度,既能与孩子打成一片,又能在需要时树立威望。这样既能亲近孩子,又能保持必要的规矩。
成为知心朋友:避免以势压人,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与父母分享内心的想法,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新东方的儿童教育理念也印证了这一点。其国际幼童成长中心和小学生成长中心都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关键能力和全人发展。通过多元游戏、趣味英语、户外亲子课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交等能力。
总之,10岁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一黄金时期,通过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正如俞敏洪所说:“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一件能让他终生受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