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睡眠时间:7-8小时助你远离焦虑抑郁
黄金睡眠时间:7-8小时助你远离焦虑抑郁
睡眠时间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时间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会增加死亡风险,而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的人,全因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低。这一发现与《睡眠、健康与心血管疾病》报告中的结论相吻合,该报告指出,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睡眠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显著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前额叶活动减弱,影响决策能力和注意力,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睡眠革命》一书中提到,睡眠时间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导致情绪波动和认知功能下降。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降低心理韧性,使人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增加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睡眠时间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
睡眠时间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睡眠圣经》中指出,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晚上10点到11点入睡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而入睡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4小时,但睡眠质量普遍不高。不规律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差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失常,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呢?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最理想的睡眠时长。青少年和儿童则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除了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长,规律的作息习惯也非常重要。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补眠。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或听轻音乐,帮助身体和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关键。卧室应该保持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床垫和枕头的选择也很重要,要确保舒适度和支撑性。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调节的重要过程,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仅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有效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因此,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