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规律让你情绪失控?专家来支招!
饮食不规律让你情绪失控?专家来支招!
“我最近总是感觉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营养学专家指出,饮食不规律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北京和睦家医院营养师高亚娟表示,大脑和神经系统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糖波动,从而引起疲劳、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症状。
饮食不规律为何会影响情绪?
研究表明,大脑虽然只占身体重量的2%,却消耗着身体20%的能量。大脑首选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而葡萄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如果不规律进食,会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这会让人感到心慌、饥饿、发抖、头疼、焦虑、情绪不稳,精神力不集中等。
此外,大脑约60%由脂肪组成,其中33%是Omega-3脂肪酸。Omega-3对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缺乏Omega-3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影响情绪稳定。同时,大脑还需要各种氨基酸来合成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物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情绪?
保持规律的用餐习惯
英国考文垂大学公共卫生营养学讲师Amy Tolofari指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情绪稳定。建议每天按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如果工作繁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健康零食,如坚果、酸奶等,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选择有助于改善情绪的食物
菠菜:富含镁和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压力。镁是一种能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的矿物质,而维生素C则是一种天然的降压营养物质。
鸡蛋:富含胆碱和优质蛋白质,能提升记忆力和注意力。胆碱是维生素B复合体的一种,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神经系统健康非常重要。建议每周食用2-3次,如三文鱼、鲭鱼等。
香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能帮助改善情绪低落。色氨酸是5-羟色胺的前体,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燕麦:富含维生素B,有助于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燕麦还能缓慢释放能量,避免血糖急剧升高带来的不良影响。
避免不利于情绪稳定的食品
高糖食品:虽然短期内能提供能量,但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后急剧下降,引发情绪波动。建议减少甜食、含糖饮料的摄入。
酒精:虽然短期内能让人放松,但过量饮酒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情绪不稳定。应适量饮用或避免。
咖啡因:过多摄入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焦虑不安。建议减少咖啡、浓茶等饮品的摄入。
实用建议
提前规划: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的人,建议提前准备健康餐食,避免因时间紧张而选择不健康的外卖或快餐。
正念饮食:尽量在餐桌上专心用餐,避免边工作边吃。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也能更好地感受饱腹感。
适量补充:根据个人工作性质调整饮食结构。例如,办公室工作者可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体力劳动者则需要更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
保持水分:轻度脱水也会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因此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不仅能改善身体状况,还能有效调节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如果你经常感到情绪不稳定,不妨从改善饮食开始,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更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