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那些年我们烧过的蜂窝煤:从传统取暖到现代供暖的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那些年我们烧过的蜂窝煤:从传统取暖到现代供暖的变迁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mszk/html/2013-01/14/content_1200620.htm?div=-1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1/02/content_26034514.htm
3.
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3-12-06/doc-imzwzpkf0715975.shtml
4.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2/c_1119838159.htm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24/19/71155384_942197489.shtml
6.
https://news.bjd.com.cn/2022/12/22/10272972.shtml
7.
https://jiaju.sina.cn/news/20191129/6606006916403757987.shtml
8.
https://m.bjx.com.cn/mnews/20230116/1283209.shtml
9.
http://www.cnste.org/html/jishu/2021/0114/7438.html

“又到了烧蜂窝煤取暖的季节了。”这句话仿佛带着一股熟悉的煤烟味,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蜂窝煤的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蜂窝煤是北方城市居民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那些年,我们烧过的蜂窝煤,不仅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冬日,也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蜂窝煤取暖的日子,充满了独特的时代气息。每到冬天,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会堆满蜂窝煤,黑乎乎的一片,仿佛是冬天的储备粮。每天早晨,大人们都会早早起床,生火炉、添煤、掏灰,忙得不亦乐乎。而孩子们则负责把蜂窝煤从阳台搬到火炉旁,虽然弄得一身煤灰,但那份参与感和成就感却是满满的。

然而,蜂窝煤取暖也带来了不少麻烦。首先是污染问题,烧煤产生的烟尘和废气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还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是安全隐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让人提心吊胆。此外,每天的添煤、掏灰工作也十分繁琐,占用了人们不少时间和精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种状况终于得到了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格局下,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集中供暖体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苏联援建下实施的156个供暖项目中,包括哈尔滨、西安、长春等城市的热电厂建设项目。当时的热电厂以工业生产用蒸汽为主要负荷,建筑采暖负荷很少,主要用于工厂办公楼、车间、集体宿舍等,很少为城市民用建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

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家煤气热力公司,主要向中南海和长安街沿线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实施集中供热。我国的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暖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发展的新的城市公共事业。但集体供暖线的划定却是在50年代,比实施供暖的时间早得多。

进入21世纪,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更清洁、更高效的供暖方式开始普及。如今,北方城市的冬季供暖已高度现代化,集中供热系统覆盖广泛,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在一些地区,甚至开始尝试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环保。

在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为牧民们提供了冬季取暖新方式。牧民敖特根巴雅尔家中的蓄热式供暖设备,通过“绿电”加热水箱,10分钟内就能把室温提升3到5摄氏度。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多所写字楼则采用了“地源热泵+水蓄能+冷水机组+市政热力”耦合系统供能模式。这些创新的供暖方式,不仅提高了供暖效率,也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从烧蜂窝煤到集中供暖,再到如今的清洁供暖,这一变迁历程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缩影。今天,当我们享受着温暖而清洁的室内环境时,不妨回望一下那些年我们烧过的蜂窝煤,感受一下时代的进步,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