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诗经》到现代:成语“斤斤计较”的演变与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诗经》到现代:成语“斤斤计较”的演变与启示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9%A2%82%C2%B7%E6%89%A7%E7%AB%9E/2313573
2.
https://www.sohu.com/a/342011983_120227230
3.
https://www.sohu.com/a/244516656_266006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4%E6%A2%A6/20392947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9510811_1141537140.shtml
6.
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leishuwenji/zhuziqingsanwenji/144419.html
7.
http://www.exam58.com/sjsc/5804.html
8.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5ff20a3d86a4.aspx
9.
http://lnlh.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0/11/id/5625931.shtml
10.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44154/10.html?p2=1040

“斤斤计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周颂·执竞》。这首诗是西周时期的祭祀乐歌,主要歌颂周武王、成王和康王的功业。诗中写道:“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这里的“斤斤”形容的是明察秋毫的样子,与现代汉语中“斤斤计较”的贬义用法有所不同。

《诗经》中的“斤”字,其本义并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重量单位,而是指一种斧头。《说文解字》中记载:“斤,斫木也。象形。”许慎解释说,“斤”是一种用于砍伐树木的工具。这一解释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如五代时期的徐锴在《说文系传》中进一步明确:“斤,斫木斧也。”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斤”字的字形进行了详细分析:“横者,象斧头;直者,象木柄;其下象所斫木。”这种解释与甲骨文中的“斤”字形相吻合,清晰地展示了“斤”字的象形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斤”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指斧头这种工具,还引申出了“砍削”的动词含义。例如,在南朝《南史·宗测传》中就有“横斤山木”的记载。更进一步,“斤”字与“谨慎”之“谨”在语音上存在通转关系,因此“斤斤”可以理解为“谨谨”,进而引申出“计较细枝末节”的含义。这种语义演变在1989年《语文学刊》的一篇论文中得到了详细阐述。

在现代文学中,“斤斤计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过分在意琐事、缺乏大局观的人。例如,朱自清在《说梦》中写道:“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在这里,朱自清用“斤斤计较”来表达对梦中苦乐不应过分执着的态度,体现了对生活的一种豁达看法。

在当今社会,“斤斤计较”已成为一个常用的贬义词,用来批评那些在小事上过于纠缠、缺乏宽容心的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宽广的心,不要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而应专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正如《列子》中所说:“至人无梦。”真正的智者,不会被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脱于外,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