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痛莫轻视:腱鞘炎与腕管综合征的区分与治疗
手腕疼痛莫轻视:腱鞘炎与腕管综合征的区分与治疗
手腕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的人群来说,这种困扰更为普遍。然而,手腕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病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腱鞘炎和腕管综合征。这两种疾病虽然都表现为手腕疼痛,但其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正确区分它们,对于及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腱鞘炎 vs 腕管综合征:症状大不同
腱鞘炎和腕管综合征虽然都属于手腕部疾病,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和表现症状有明显区别。
腱鞘炎:主要由肌腱过度使用或损伤引起,表现为手腕或手指疼痛、肿胀,有时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剧,休息后可缓解。腱鞘炎多见于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职业人群,如建筑工人、美发师等。
腕管综合征:则是由于手腕处的正中神经受压所致。初期症状包括手指尖的针刺感或电击感,随后可能发展为麻木、无力,严重时甚至影响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与腱鞘炎不同,腕管综合征的疼痛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且可能伴有温度感觉丧失。
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地区分这两种疾病,这里介绍几个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
曲掌测试:将手腕尽量弯曲90度,保持60秒,如果手指出现麻木或疼痛,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叩击测试:用食指轻敲手腕正中位置,如果引发手指麻木或疼痛,应警惕腕管综合征。
按压测试:用拇指按压手腕特定区域,保持60秒,如有不适感,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对症下药:治疗方法各有侧重
一旦确诊,及时治疗是关键。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
腱鞘炎的治疗:
- 保守治疗:包括佩戴支具固定手腕,减少活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疗法。
- 局部治疗:可采用冰敷减轻急性期肿胀,热敷促进慢性期血液循环。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局部注射类固醇。
- 手术治疗:仅在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加重的情况下考虑。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 基础治疗:首要措施是减少手腕活动,避免重复性动作。调整生活习惯,改善工作姿势。
-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止痛药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服用。
- 物理治疗:通过超声波、激光等手段促进神经恢复。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松解腕管,减轻神经压迫。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注意事项
预防手腕疾病,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每工作45-6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做一些手腕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保持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时,确保键盘和鼠标高度适中,手腕保持自然伸直状态,避免过度弯曲或下垂。肘部角度应大于90度,减少神经受压风险。
加强手腕锻炼:定期进行手腕和手指的伸展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推荐每天做握拳、竖拇指、捏圆等简单动作。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时,注意手腕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自我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如果发现手腕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