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围屋:千年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
龙南围屋:千年文化瑰宝的保护与传承
龙南市,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境内保存着376座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占赣南围屋总数的70%以上。这些围屋不仅是客家民居的标志性建筑,更是研究赣南明清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宝贵载体。
近年来,龙南市高度重视围屋的保护工作。为规范围屋保护修缮行为,当地制定了《客家围屋保护修缮实施细则》,坚持“能修不换、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恢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从屋面维修、地面维修到墙体维修,从木构件维修到油漆处理,细则对围屋维修方法给出了详尽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指导。
在资金投入方面,龙南市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系统实施围屋保护修缮行动。以燕翼围景区为例,第一期已投入4000万元,未来还将争取1亿元资金用于后续开发。这种大手笔的投入,体现了当地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在保护的基础上,龙南市还积极探索围屋的活化利用。一方面,通过设立客家博物馆、布设客家恳亲馆、民俗馆、建筑馆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客家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改造圳下围、田心围打造围屋民宿,让游客住进围屋,感受围屋的历史文化精髓和烟火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龙南市创新性地将围屋与现代文旅产业相结合。大型实景演艺《天下客家》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展现客家先民的迁徙历史和民俗风情。演出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更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统计,2023年龙南市共接待近百万人次的客家文化游旅客。当地还设计了“世客恳亲游”“客乡围韵游”等特色旅游路线,并与赣闽粤主要客源地100余家旅行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文旅融合的方式,不仅让古老的围屋焕发新活力,也让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龙南围屋的保护与传承,是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以及创新的文旅融合发展,龙南不仅留住了历史的根脉,更让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