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人泡温泉,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冬季老人泡温泉,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老年朋友都喜欢通过泡温泉来养生保健。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退,泡温泉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本文整理了一些关键注意事项,帮助老年朋友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确保身体健康。
什么温度的温泉最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泡温泉应选择水温在38-40℃之间的常温池,不建议泡高温池(温度>40℃)。因为水温过高容易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如果想尝试高温池,建议采用渐进式浸泡法:第一次先泡3分钟,起来休息3分钟,再入池泡5分钟,反复3-6次,单次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泡温泉的时间应该如何控制?
每次浸泡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期间最好能起身1-2次。长时间浸泡可能导致“热中暑”,且水中的物质会对人体进行渗透,引起皮肤皱褶、水肿。如果感觉不适,应立即离开温泉池。
泡温泉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补充水分:泡温泉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因为浸泡时皮肤毛孔会全部张开,大量出汗,容易流失水分。同时末梢血管扩张,会进一步增加体液的丢失,如不及时补充就容易脱水。
饮食安排:避免在饥饿或饱餐后立即泡温泉。建议在饭后1小时再进行,空腹时容易导致疲劳,饱餐后会影响消化功能。
酒后禁泡:饮酒后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泡温泉会刺激血液循环,致使体力消耗,容易发生意外。
哪些老年人不适合泡温泉?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和皮肤过敏的老年人不宜泡温泉。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长时间泡温泉,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意外。
高龄老人:75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则上应避免泡温泉。
特定情况:身体疲劳、失眠、发热、过度心悸(心跳超过100次/分)等情况下的老年人也不宜泡温泉。
如何选择合适的温泉类型?
根据水质不同,温泉可分为中性碳酸泉、碱性碳酸氢钠泉、盐泉和硫磺泉四种。其中,碳酸泉对防治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一定效果;硫磺泉对慢性皮肤病有缓解作用;盐泉对手脚冰冷、贫血及过敏性支气管炎等有改善作用;碳酸氢钠泉对皮肤有滋润、美白及软化角质层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选择单纯泉(碱性泉),这种温泉比较温和,无色无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中风、外周神经痛等有一定舒缓功效。
泡温泉时有哪些安全要点?
循序渐进:下水前先用手或脚伸进温泉池中试试水温,先泡双腿,慢慢适应后再让上半身完全泡入水中。离池时也应缓慢起身,适应后再离开水池。
避免蒸桑拿:泡完温泉后,水中的矿物质和负离子刚被身体吸收,如果马上蒸桑拿会使这些有益物质随着汗液排出,还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现象,甚至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及时淋浴:为避免皮肤受泉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刺激,并清除潜在的污染物,泡完温泉应立即用清水淋浴,把留在皮肤上的矿物质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水,以免着凉。
结伴而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有人陪同,以便在出现不适时及时获得帮助。
特别提醒
泡温泉时如果出现出汗、口干、胸闷等不适感,这是血液循环过快的正常反应。若症状加重难以忍受,可调换凉水浸泡或离水静养,并多喝水即可缓解。
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泡温泉前后都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泡温泉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是否泡温泉。
泡温泉时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疲劳。
总之,老年人冬季泡温泉既能享受舒适,又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但务必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安全第一,科学养生,才能真正享受到温泉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