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雏鸡,这些技巧你都知道吗?
秋冬养雏鸡,这些技巧你都知道吗?
秋冬季节,对于养鸡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雏鸡的生长发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确保雏鸡能够健康成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本文将从温度管理、饲料配比、疾病预防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秋冬季节养雏鸡的关键技巧。
温度管理:雏鸡生长的关键
温度管理是秋冬季节养雏鸡的首要任务。雏鸡出生后,其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依靠外部环境来维持体温。因此,提供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成长的基础。
温度要求:雏鸡出壳后的前3天,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33℃。之后每周降低2-3℃,直到降至21℃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温度的调整应根据雏鸡的实际表现来灵活掌握。如果雏鸡扎堆、靠近热源,说明温度偏低;如果雏鸡张口喘气、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
保温设备:可以使用保温灯、加热板或保温箱等设备来维持适宜温度。保温灯应悬挂在鸡舍上方,距离地面约45-60厘米,确保雏鸡能够自由靠近或远离热源。同时,要注意防火安全,避免保温设备引发火灾。
温度稳定性:保持温度稳定非常重要,昼夜温差不应超过2℃。可以使用温度控制器来自动调节保温设备,确保温度恒定。
科学喂养:营养是生长的基础
合理的饲料配比和科学的喂养方法是保证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初期饮食: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需要饮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第一次饮水,之后改用清洁常水。前两天可用开水浸泡的小米或碎玉米拌蛋白质补充剂(如豆粉、鱼粉)喂食;第三天开始逐步过渡到颗粒状饲料。
饲料配比:
- 0~2周龄雏鸡料配方:玉米56.0 %,麸皮6.0 %,蚕豆4.65 %,黄豆粕20.0 %,菜籽饼3.0 %,胡麻饼3.0 %,鱼粉3.0 %,食盐0.35 %,预混料4.0 %。
- 3~4周龄雏鸡料配方:玉米59.0 %,麸皮5.0 %,蚕豆4.65 %,黄豆粕19.0 %,菜籽饼3.0 %,胡麻饼2.0 %,鱼粉3.0 %,食0.35 %,预混料4.0 %。
- 5~7周龄雏鸡料配方:玉米62.0 %,麸皮6.0 %,蚕豆3.65 %,黄豆粕15.0 %,菜籽饼4.0 %,胡麻饼3.0 %,鱼粉2.0 %,食盐0.35 %,预混料4.0 %。
- 喂养方法:第1周每天喂6-7次,逐渐减少至每4小时一次。第2周起根据小鸡需求调整喂食次数,避免过量。5日龄前可将饲料撒在深色厚纸上或塑料布上,5日龄后改用料槽饲喂,保持每只鸡有2~4厘米长的槽位。
疾病预防:健康养殖的关键
秋冬季节是鸡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雏鸡健康成长。
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可以使用0.01%菌毒清或百毒杀、0.05%强力消毒灵溶液等消毒剂。封闭式鸡舍每周进行1次带鸡空气消毒,舍外环境可使用10%~20%石灰水粉刷消毒,或使用3%~4%烧碱喷雾消毒。
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避免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积聚。但要注意防止冷风直接吹拂雏鸡,避免引发感冒。
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接种后要观察鸡群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管理:每天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关键环节,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饮水管理:提供新鲜、干净的水源,并在水中适量添加电解质以帮助消化。前三天可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预防疾病。
光照与通风:保证充足光照并注意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卫生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维持鸡舍干燥清洁。
避免应激:减少噪音和环境变化对雏鸡的影响,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秋冬季节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希望本文能为养鸡户提供实用的参考,帮助大家培育出健康、优质的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