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助你重返职场!
心脏康复助你重返职场!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病的治疗已非难题。然而,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是不完整的。据统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与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相比,总死亡率可下降20%,心血管病死亡率可下降30%,再次住院率也大幅下降。
心脏康复就是对有问题的心脏进行保养,帮助患者修复心理与身体的创伤,恢复生活质量、工作能力,重新投入生活,回归社会。心脏康复需要针对患者量身定制相应的康复方案。心脏康复总共可分为四个阶段:
住院期:从心脏病发作或因心脏病入院开始至整个住院期间。在这期间,心脏康复治疗小组会给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程序,开始时是轻松的活动、如从病床上坐起、活动关节和生活自理。然后是在病房或走廊里步行,限制性地爬楼梯。
早期恢复期:在住院后的2~12周期间。专业的康复小组会给出患者在家安全运动的建议,患者在密切监护下逐渐增加活动的级别,如从步行到做柔软体操。患者还需学习如何健康饮食、戒烟,调整心理和重返社会。
后期恢复期:出院后约6~12周开始,一般持续3~6个月。在这段时间患者可以在医学监护下锻炼及控制体重。运动的强度以达到运动适宜心率为目标(运动适宜心率=170或180-年龄),运动的时间要求每次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周至少锻炼3~4次。此外,患者还需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等健康教育。
终身维持期:经过了前三段康复,患者已经学会了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开始进行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所以不再需要在医学监护下进行运动。现阶段的任务是终身维持健康状态,并定期接受随访。
有氧运动是国际上普遍作为冠心病康复的主要方法,因为有氧运动是依靠糖原、脂肪分解代谢,通过有氧代谢来供能的。康复运动按类型可分为等张和等长两种。等张运动的项目主要包括散布、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上下楼梯、划船和球类运动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增加前负荷。运动时心率加快、血流加速,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更完全,肌肉泵和呼吸泵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每搏量和心输出量均增加。最大限度地调动心脏的储备能力,改善心肌血供、提高心肌功效。
等长运动包括举重、哑铃、负重登梯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提高心脏后负荷。等长运动时虽然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但心肌收缩速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人进行等长运动时心脏收缩速度下降,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又由于耗氧量过多、胸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回流到心肺,对冠心病人具有一定风险。因此,患者应在专业的心脏康复小组建议下进行此类运动。
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是残缺不全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提供综合、长期的医疗保健关爱和服务,组建包括医生、护士、理疗师、运动康复师、药剂师,以及患者家庭成员等在内的综合性康复队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疾病对身心的不良影响,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特点。心衰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胸腔积液甚至心包积液等。多数心衰病人反复发作,多次住院,给家庭及社会增加了许多负担。很多人认为运动可诱发或加重心衰,不愿运动也不敢运动,然而长时间的休息或静止可导致骨骼肌萎缩、使运动耐量进一步下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和症状加重,心脏功能进一步减低,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早在1979年,美国就有医学家报道了运动康复治疗对于心衰患者是安全的。200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运动康复是慢性心衰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成人慢性心衰治疗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ⅠB类推荐。
运动康复真的对心衰病人有好处吗?我们用随访数据说话:多个大型临床试验随访得出的数据显示:运动康复可降低全因病死率和住院率达11%,降低心衰住院率达15%,使冠脉疾病总体死亡率下降2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31%。
我们进行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以及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无症状的运动耐量及整体的生活质量,还能帮助患者克服因缺乏运动引起的心血管及肌肉骨骼系统的限制性,提高运动性、独立性、心理愉悦感、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未来家庭-病房护理的需求。具体来讲运动康复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作用效果: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力度和耐力、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抗炎作用。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运动康复对慢性心衰患者作用更加深入,包括TNFα、1L-6、MMP-1、MMP-9等还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运动康复可以通过提高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提高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增加Ⅰ型肌纤维。阻力运动可以扩大动脉管径,而对管壁厚度影响不大。目前认为:运动康复具有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几个重要临床终点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所以必须严格掌握运动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在医生严密监控下进行,在进行运动康复前进行运动试验测试都是保证运动安全的必要因素。由专业的临床医师根据运动试验的结果制定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
运动方案实施分3个阶段:
1.在心电、血压监护、医生严密观察下进行,多在医院完成;
2.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包括对运动康复知识的培训、营养指导、疾病知识的培训及让患者了解依从性的重要性,在医院完成;
3.家庭康复计划,如成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运动训练而未出现任何负面事件,安全性已经建立,可给予其继续的家庭运动计划,电话或门诊随访。
慢性心衰的运动康复包括:热身、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恢复运动,同时可进行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心脏康复中心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基于患者心衰的诊断、运动能力、潜在的限制运动的合并症、年龄、性别、运动经验、各项辅助检查,根据运动负荷试验检测出的患者的运动能力、心力储备能力而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在严密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康复。同时在五个方面管理好心脏,即药物、运动、心理、营养、戒烟(心脏康复五大处方)。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长期慢性、高风险、预后不良的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的有效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是健康的保障,心脏疾病的治疗离不开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治疗对一些近期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或最近出现冠状动脉疾病或该病突然加重、或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较为有用。治疗目的是恢复全部功能,或在心脏功能异常的限制下维持或恢复自理能力,至少是日常生活能力。(也可见康复概述。)
卧床时间超过 2 或 3 天可能造成肌肉和心脏衰弱(失调),甚至产生抑郁。因此,心脏康复治疗要在治疗刚刚稳定时(如心脏病发作后)尽早开始,如果必须,通常在患者仍在住院期间就开始。
康复治疗措施常常从轻微活动开始,比如移动到一把椅子处坐下。当这些活动可轻松完成时,第二天或第三天,加更多的温和活动,比如开始穿衣、洗漱和短距离步行。
在许多医院中,会带患者到物理治疗健身房。在那里,锻炼可能涉及在跑步机上行走或使用固定自行车。如果患者在增加活动量时有疲劳感和不适感,告诉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然后,医生重新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以评估他们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的准备条件。出院前,医生会针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便他们能推荐适当的康复或锻炼项目。
你知道吗……
许多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或骨盆骨折,康复治疗要在最初的治疗开始后尽快开始。
疲乏消除后,活动量和强度再缓慢增强,6周后全面正常活动可恢复。大多数人会从门诊患者心脏康复治疗计划中得益,这种治疗计划通常有12周,患者在其间接受指导和监控。他们还可能会受到帮助,以应对心脏病发作或心脏手术带来的心理影响。
人们了解为什么必须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改变,从而改变风险因素。以下生活方式改变有助于预防或减慢冠心病进展,并降低再次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 戒烟
- 体重减轻
- 控制血压
- 通过调整饮食或使用药物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 每天做有氧运动
类似的,危险因素的减少可帮助减慢心脏衰竭进程。
近日,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了一例老年重症患者,此例患者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外,同时合并肺部占位病变、重症肺炎。该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心脏康复中心团队为患者建立了血流通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的同时实施了有创机械通气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发现患者气道内积聚了大量粘痰,形成了大量痰栓,导致部分气道完全闭塞,故为患者实施了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开放了闭塞的气道。
经充分吸除痰液及痰栓后,镜下可见一较大异物横位卡顿于左侧段支气管内,疑似患者入院前脱落的牙齿。
鉴于患者支气管内异物较大且卡顿严重,无法采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钳夹技术取出异物,心血管重症康复科马加贵主任立即联系头颈康复中心及胃肠康复中心,启动多学科诊疗机制。马加贵主任医师、头颈康复中心王蕊副主任医师和胃肠康复中心马超副主任医师经过充分讨论、模拟演示,制定了详尽的异物取出方案。在充分镇痛镇静的情况下,经纤维支气管镜送入内窥镜用异物钳至合适位置,张开异物钳抓取、收回,经多次尝试后成功将异物抓取到右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然后更换螺旋形取石网篮成功将异物从气道内取出,取出的异物为患者脱落的牙齿。
根据危重症患者病情需要,心脏康复中心集中优势医疗资源,运用集体智慧和技术,为患者制定了规范、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及时、有效和稳妥地解除了患者的病患,为下一步重症康复治疗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脏康复不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的能力。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即使是重症心脏病患者也能实现病情改善和功能恢复。心脏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护士、理疗师、运动康复师、药剂师以及患者家庭成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随着心血管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康复必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