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与渝味360碗:舌尖上的巴渝文化
重庆火锅与渝味360碗:舌尖上的巴渝文化
在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上,一场由780辆“重庆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表演的智慧灯光秀震撼全场。这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现了重庆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实力,也拉开了重庆美食文化展示的序幕。
重庆火锅:从码头到世界
重庆火锅,又称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之一。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最初,船工们将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便宜的动物内脏,加入花椒、海椒等辛辣之物煮食,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这种食俗后来沿袭下来,经过不断发展改良,重庆火锅逐渐从江边码头走向城市餐桌。1947年,四川作家李颉人在《风土杂志》上发表文章《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提到:“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这成为重庆火锅起源的重要文献记载。
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命名重庆为“中国火锅之都”。2016年5月,“重庆火锅”更是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截至2023年1月,重庆火锅门店近3万家,全国近20万家,重庆火锅已经走出重庆,走出国门,成为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
渝味360碗:巴渝美食的集大成者
“渝味360碗”是重庆推出的旅游美食品牌,源自川渝地区历史悠久的“九大碗”传统宴席文化。经过层层筛选,全市各区县共计1025道美食参与角逐,最终360道菜肴入选,涵盖热菜、凉菜、小吃、汤羹等多种类别。
在“渝味360碗”的菜谱里,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有9道菜上榜,个个都色香味俱全:
老四川枸杞牛尾汤:选用优质牛尾,配以枸杞等滋补食材,经过8至10小时文火熬制而成,牛尾肉多且软烂,入口即化,健康养生,极其鲜美。
李子坝梁山鸡:诞生于渝中区,近30年来恪守“精选上等食材、遵循独创工艺、追求极致味道”三大天条,成为重庆餐饮行业里不可或缺的细分品类。
雾都宾馆捷罗鹅肝膏汤:融合中西烹饪精华,以鹅肝为主料,汤汁浓郁,口感细腻。
吴抄手:皮薄馅嫩,汤鲜味美,是重庆传统名小吃。
老四川精毛牛肉:口感丰富,香味十足,越嚼越香。
丘二馆炖鸡汤:采用百年传承的清宫御制铜炉炖鸡法,汤汁清澈油黄,鸡肉酥软滋糯,味美鲜腴,营养丰富。
宽院子·渝中公馆响堂锅巴海参:将锅巴与海参完美结合,口感层次丰富。
捌会馆古川菜八宝葫芦鸭:采用传统川菜烹饪技法,将八种食材填入鸭腹,造型美观,味道鲜美。
东东杨记白砍鸡:鸡肉鲜嫩多汁,调味适中,是重庆传统名菜。
这些菜品,既有获得过重庆地标菜、重庆老字号称号的菜品,也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品,还有网友们好评不断的藏在街巷的美味,更有许多精致的创新菜和融合菜。它们共同展现了重庆美食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美食与文旅:相得益彰
重庆美食与旅游业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着重庆的经济发展。据统计,2022年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火锅营业收入600多亿元,解决就业近100万人。而“渝味360碗”品牌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重庆的美食文化内涵,成为展示重庆特色、吸引外来消费的美食旅游“金名片”。
随着广大群众消费者对美食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美食IP逐渐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竞争力。重庆通过打造“渝味360碗”品牌,以美食串联美景,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美食经济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助力重庆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从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惊艳亮相,到遍布全国的重庆火锅店,再到“渝味360碗”的推出,重庆美食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重庆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重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