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焊作业安全指南:潜在危险、法律法规与预防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焊作业安全指南:潜在危险、法律法规与预防措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6354

电焊作业作为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常见的明火作业,具有高温、炽热、易燃、飞溅等特点。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了解电焊作业的安全知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今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在这个月里,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每天都会带来一个消防安全小知识。

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行业普遍存在电焊作业,而电焊作业作为一项明火作业,具有高温、炽热、易燃、飞溅的特点。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防范措施不到位,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那么,电焊作业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呢?

电焊作业潜在危险

  1. 焊接的热传导引起火灾事故
    由于电焊是通过电弧将金属熔化后进行焊接,而在焊接过程中温度高达6000℃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2. 高空掉落和焊渣飞溅
    在焊接作业中,炽热的火星到处飞溅。这些小火星温度较高,当飞溅到可燃物上,可能造成火灾;当接触到易爆气体时很可能引起爆炸。

  3. 引起火灾不易被发现
    一般焊割作业点与起火部位不在一个立体层面,火灾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

  4. 短路引发可燃物起火
    电焊机的电源线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拖拽、磨损,容易造成线路损坏,易发生短路引发周围可燃物起火。

消防安全实验:电焊熔珠温度高达1372℃

为测量电焊作业产生的熔珠温度,试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后,将温度测量仪的感温探头放在电焊作业点熔珠喷溅处,大量倾泻而下的电焊熔珠温度从16℃呈几何倍数攀升,很快就突破了1000℃,最高温度达到1372℃,远高于纸箱、聚氨酯泡沫板及多种物品的燃点。

实验证明:电焊作业产生的熔珠温度极高,极易引燃周边可燃物。

违规电焊有多可怕

法律科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的;

(三)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四)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电焊作业时,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那么,如何预防电气焊作业火灾呢?

电焊气割作业要做到“十不准”

电焊作业无小事,安全知识记心底,火种隐患全清掉,正确操作莫大意。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