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度小米入局,新能源车大战一触即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度小米入局,新能源车大战一触即发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2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67406.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53065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17/doc-ikmyaawc0136799.shtml
4.
https://36kr.com/p/2389037196816384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59216
6.
https://www.sohu.com/a/458310673_380195
7.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276fc8fd817e95c74e76810
8.
https://36kr.com/p/1174215838198656
9.
https://auto-time.36kr.com/p/1184122510344452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05NJL50527ECUD.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tech/csj/2023-08-15/detail-imzhhkqc3941074.d.html?from=wap
12.
https://f.sdnews.com.cn/sdcj/202412/t20241213_4470085.htm

近期,百度和小米两大科技巨头相继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百度与吉利联合组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小米则宣布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研发。这些科技巨头的加入,无疑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01

百度与吉利的“极越”之路

2023年8月,工信部最新申报信息显示,百度与吉利的合作项目有了新的进展。双方共同推出了全新的“极越汽车”品牌,首款车型极越01已经完成申报,预计将于近期上市。

极越01定位于中大型SUV,车身尺寸为4853/1990/1611mm,轴距达到3米。新车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配置,搭载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系统,是百度Apollo方案的首次完整量产应用。

在合作模式上,百度和吉利采用了“双品牌”策略。其中,极越是吉利控股旗下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而集度则负责整车的设计、定义、采购和招标等工作。这种分工模式与华为的“智选车”模式高度相似,即由科技公司负责技术和方案,传统车企负责生产制造。

02

小米的“造车速度”

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2023年12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时透露,小米造车项目已投入超过100亿元,参与研发的工程师达到3400名。

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小米首款纯电动轿车已正式亮相。新车将推出SU7和SU7 Max两个版本,车长4.997米,最大功率分别为220kW和275kW。电池方面,SU7将搭载比亚迪旗下的襄阳弗迪电池,而SU7 Max则配备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离子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重资质认可,具备了生产和销售的合法资格。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首款车型将搭载小米自研的澎湃OS操作系统,实现手机与汽车的深度互联。

03

科技巨头入局带来的市场变革

百度和小米的入局,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巨头三大阵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巨头凭借其在软件、AI和生态方面的优势,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以小米为例,其首款车型就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和超100亿元研发费用,显示出强大的技术实力。百度则通过Apollo自动驾驶技术,为极越汽车提供核心竞争力。

0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前景广阔,但科技巨头在造车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造车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巨额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其次,汽车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从立项到量产通常需要3-4年时间。此外,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是科技公司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然而,科技巨头们的优势同样明显。它们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用户生态方面具有深厚积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网联化的需求。以小米为例,其澎湃OS操作系统不仅应用于手机,还将搭载于汽车上,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05

未来展望

随着百度和小米等科技巨头的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性能比拼,而是转向智能化、生态化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竞争。

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5.8%,这意味着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轮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中,百度和小米等科技巨头有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生态布局,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而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也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继续巩固其市场地位。可以预见,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竞争化的格局。

06

结语

百度和小米的入局,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巨头的加入,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智能化升级。虽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涌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