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假期后健康危机:口罩令再现引发的思考
美国假期后健康危机:口罩令再现引发的思考
随着圣诞节和新年的结束,美国正面临一场由流感、新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及诺罗病毒共同引发的健康危机。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加州、伊利诺伊州等多个地区重新实施了口罩令,纽约市也建议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口罩。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足够有效?如何平衡公共安全和个人自由成为热议话题。
美国各州采取的具体措施
据每日邮报1月3日报道,美国正在应对“四重疫情”:COVID-19、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诺如病毒。为应对这一疫情,美国口罩强制令正在重新实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等州已在医疗机构恢复强制令,希望有遏制病毒感染上升趋势。
早在2020年6月,美国人口最多的州加利福尼亚州就宣布,全州民众如果外出,在大多数室内场所以及无法保证社交距离的户外必须佩戴口罩,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按照加州政府的说法,很多加州人疫情期间忽视戴口罩,所以有必要推行这一严格的新举措。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在颁布“口罩令”的声明中说:“我们看到太多人没有遮面,这会威胁我们的抗疫成果。”加州居民4000万,依据“口罩令”,民众在室内公共场所或室外无法保持1.8米社交距离时应佩戴口罩。“口罩令”适用于人与人之间有互动的工作场所,比如员工备餐、打包食物或共同乘坐电梯等情况,但不适用于两岁以下儿童、不宜戴口罩的病人等。
“科学研究表明遮面物和口罩能起作用,”纽瑟姆说,“(口罩)对保证大家身边人的安全、商业开放、经济重启至关重要”。加州大多数县居民现已恢复购物、餐馆就餐、美发等活动。新增新冠病例随出行限制的放松有所增加。按照州政府的说法,这一现象在意料之中,因为越来越多人接受检测。美联社报道,截至18日,超过3400名确诊病例住院,为4月以来最多。
口罩令的效果和必要性
关于口罩令的效果,研究表明口罩在防止飞沫传播方面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家庭和医疗机构等密闭环境中。但也有研究指出,口罩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佩戴方式、环境条件等。
香港中文大学刘德辉教授的团队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分析了香港SARS时期患者及其家属的数据,显示在公众场所戴口罩丶经常洗手及消毒住所会是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去减低二次传播风险。不过,这份研究并没有为患者做实验室检测,只是按当时世卫标准去作临床诊断判断是否感染SARS,亦没有考虑其他防护措施,并不足以全面肯定口罩的成效。
香港大学的医科学系团队2008年有一份研究,研究了407名流感病人,他们的家人被分类为“口罩组”丶“口罩及手部卫生组”及“两样均没有”的组别作对照,结果发现,如果在家人出现病症后36小时实行手部清洁及戴口罩等措施,似乎有助阻止在家庭内传播流感。
美国、德国、印度、越南等不同地方也开展了类似针对流感等流行病的研究,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追访了509个拉丁裔家庭19个月,发现获发消毒洗手液的家庭较少申报家中有人染病,而获发口罩群组则较为有效阻止二次传播。
美国公众对口罩令的看法
美国公众对口罩令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口罩是必要的防护措施,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侵犯了个人自由。这种分歧反映了美国社会在公共卫生政策上的深层矛盾。
民主党人纽瑟姆先前允许州内各县市政府自行决定是否强制要求居民戴口罩。这一立场引发担忧,因为一些美国人抗拒戴口罩。按照纽瑟姆的说法,颁布“口罩令”缘于经济活动重启时很多人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
共和党议员詹姆斯·加拉尔说,他宁愿让县市政府决定民众是否必须戴口罩。纽瑟姆“似乎无法下定决心”让县市政府在疫情期间“自治”。“如果他的指导更加清晰,加州人可能(对疫情)有更好准备”。
加州洛杉矶、旧金山和圣克拉拉等县要求民众出家门时必须戴口罩。奥兰治县公共卫生官员因下令民众戴口罩而遭受威胁,上周辞职。临时卫生官员克莱顿·周继而变“要求佩戴”为“建议佩戴”。克莱顿·周说,仍在评估州政府的“口罩令”。
尽管奥兰治县没有强制民众戴口罩,该县科斯塔梅萨市却有硬性规定。市长卡特里纳·福利说:“没人希望拘留不戴口罩的民众,我们只是希望大家关心彼此。”
萨克拉门托县居民雷伊·卡弗里斯说,只要外出他必戴口罩。“如果因为疏忽让10个人染病,我会对自己非常生气。”
当前疫情形势与未来展望
美国当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不仅面临“四重病毒”危机,还存在病毒变异和传播的风险。专家警告称,未来几周内病例可能继续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一些欧美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一直对普通民众是否应该使用口罩抗疫存怀疑态度,并不建议医护人员等高危人士以外的普通人戴口罩。他们认为目前没有充足证据显示全民戴口罩对社区防疫有用。这和亚洲国家形成强烈对比,在欧美国家出现涉及歧视亚裔的问题,而亚洲网民则批评欧美国民不戴口罩是不负责任。
但近期,世卫、美国、欧洲多国也开始对口罩的看法有所改变。世卫总干事谭德塞4月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建议或考虑普通人习使用口罩,世卫发布了新指南和标准,支持各国的决定。世卫专家戴维·哈曼(David Heymann)点名指香港的数据显示,口罩可能有助抗疫,所以重新修改建议。美国疾控中心亦指出,由于近期研究指出,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没有出现病症,建议民众在公众场合用衣物遮掩脸部。
美国是多国疫情暴发的源头。哥斯达黎加、不丹、圭亚那、肯尼亚等12个国家官方信息显示当地“零号病人”来自美国。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2021年2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庆应大学研究团队对关东地区13家合作医院的198名新冠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区分具体病例的病毒谱系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出现的毒株来自美国西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2020年5月18日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该国大多数新冠病例感染的毒株来自于美国。研究人员将200多名以色列本地和全球其他各地约4700名新冠患者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约70%的以色列新冠病例感染的病毒毒株来自美国。加拿大于2020年4月30日已表示加拿大早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主要来自美国。据加拿大四大主要省份(安大略省、魁北克省、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4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显示,是来自美国的旅客将病毒带到了加拿大。
作为世界上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美国疫情仍未走出深渊,德尔塔变异毒株加速传播,导致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急剧增长,迄今为止,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8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79万。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是失败的。疫情暴发后,美国频频出错的各项内政外交政策不仅使自身疫情防控崩盘,而且让全球疫情加速扩散。美国通过遣返非法移民、放开旅行以及对外驻军轮换、军事演习等非常规操作让美国内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输入其他国家与地区,美国成为全球疫情大面积扩散的主要推手。
美国在应对复合疫情时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平衡公共卫生与个人自由、如何确保医疗资源充足、如何提高疫苗接种率等。口罩令等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毒传播,但要彻底解决这场危机,还需要更全面、系统的应对策略。
这场多病毒共存的局面考验着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国际社会期待美国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不仅是为了本国人民的健康,也是为了全球疫情防控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