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催花牡丹:乡村振兴新宠儿
菏泽催花牡丹:乡村振兴新宠儿
春节前夕,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的绿美产业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节催花牡丹基地,这里拥有50户种植户,占地4万平米。园区内,花农们正忙着为即将上市的催花牡丹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近年来,菏泽催花牡丹在全国年宵花市场持续走俏。据统计,2024年菏泽催花牡丹销售量达60万盆,占据全国销售市场份额的60%以上。菏泽市牡丹协会会长李庆丰介绍,目前菏泽催花牡丹已出库入棚40天左右,经过精准控温、控湿、养护、催花等环节,在温室大棚再培育约10天,将在腊月初十开始进入热销。
菏泽催花牡丹的成功,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市林业局高度重视催花牡丹的技术研发,成立了由57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牡丹芍药专家服务团。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菏泽催花牡丹在品种、质量和产量上都实现了突破。
在品种创新方面,菏泽催花牡丹已覆盖白、粉、红、紫、黑、黄、绿、蓝、复等九大色系,60多个品种。其中,“老盆”牡丹催花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老盆”牡丹催花数量首次突破10万盆。与传统“新盆”催花相比,“老盆”牡丹根系发达,枝条粗壮,叶片浓绿,花大色艳,花期延长2-3天,优势非常明显。
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拓宽了销售渠道。菏泽催花牡丹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北至漠河、南至昆明,真正实现了畅销全国各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菏泽市还开通了陕青甘宁及东三省、新疆、西藏的航空线路,最快时效八小时到达客户手里。顺丰速运鲁西区菏泽牡丹片区负责人刘玉介绍,在菏泽地区牡丹作为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打通了牡丹机场、高铁、高速等方式,在定制化包装的基础上,保证运输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菏泽催花牡丹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以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为例,该村通过发展山药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去年山药销售总额超过3亿元,民众劳务收入累计30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过50万元。目前,全区已扶持培育115个村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累计带动11万农户参与,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2%以上。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菏泽市还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每年举办的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2024世界牡丹大会和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菏泽市开幕,进一步提升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菏泽市内拥有多个牡丹观赏园,如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等,每个园区都各具特色。其中,曹州牡丹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最佳观赏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园内不仅有丰富的牡丹品种,还设有牡丹芍药科研展示区,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牡丹栽培知识,体验催花牡丹过程,全面了解牡丹历史文化。
菏泽催花牡丹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未来,菏泽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牡丹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实现从“一朵花”到整个产业链的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