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塍中学“双减”新招:学生表现大飞跃!
东塍中学“双减”新招:学生表现大飞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浙江省临海市东塍中学积极探索实践,通过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特色社团活动等举措,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还显著提升了教育质量。
转变理念:从“唯分数论”到“爱的教育”
“双减”政策实施之初,东塍中学校长王祖侠就深刻认识到,必须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理念,用“爱”去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学校通过各类活动,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长心连心”、“集体生日”、“美食节”、“儿童节告别仪式”、“考前仪式”……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更让教师有机会深入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强化师资:打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东塍中学深知,教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学校通过“啃读经典”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青蓝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并特别推出了“塍雁计划”。
“塍雁计划”通过选拔有培养潜力的教师进入塍雁工作室,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和成长平台。这一举措不仅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为学校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特色课程:让每个学生找到兴趣所在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东塍中学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设了多个特色社团。其中,足球、健美操、机器人已成为学校的三张名片。
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东塍中学足球队勇夺初中组总冠军,并包揽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奖项。啦啦操队也在省市比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东塍学子的多才多艺。
这些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的平台。
成效显著:以质量提升回应减负要求
东塍中学在“双减”政策下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2018年中考为例,学校有35人达到台州中学录取线,38人达回浦中学线,46人达大田中学线,省级重点高中上线人数达247人,在毕业生总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仍稳居临海市公办中学第一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通过“双减”政策的实施,真正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学生在体育、艺术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比与启示:东塍经验的示范意义
与其他学校相比,东塍中学的“双减”实践具有鲜明特色。比如,浙江省金华市开发的“双减通”数字平台,侧重于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的数字化管理;而东塍中学则更注重通过人文关怀和特色课程来落实“双减”政策。
东塍中学的成功经验表明,落实“双减”政策需要学校在理念、师资、课程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通过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特色课程,学校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负担,还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道路上,东塍中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减负不减质,通过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学校完全可以实现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