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终奖个税优惠延期,你选单独计税还是合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终奖个税优惠延期,你选单独计税还是合并?

引用
21经济网
9
来源
1.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30828/herald/6268c5ae189b35d1c3882a45e72ed50a.html
2.
https://economy.caixin.com/2023-08-28/102097611.html
3.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ybwdt/202308/t20230829_3234066.html
4.
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24/1/31/77e7162bda924c3b892eead9663e755d.shtml
5.
https://www.gerensuodeshui.cn/nianzhongjiangjin/1443.html
6.
https://www.bestchoiceco.com/105316/.html
7.
https://wap.zlketang.com/kjsc/infos_detail_59286.html
8.
http://www.bkt123.com/nianzhongjiang/
9.
https://www.gerensuodeshui.cn/index_nzj.html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延续至2027年,这意味着居民个人在2027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具体如何选择更划算呢?让我们通过案例来详细分析。

01

政策要点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规定的,可以选择以下两种计税方式:

  1. 单独计税: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合并计税: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02

案例分析

案例1:高收入人群

老王全年工资30万元,年底奖金2.4万元,假设可享受三险一金、赡养老人等扣除共4.4万元。

  • 选择1:合并计税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24000+300000-60000-44000)×20%-16920=27080元

  • 选择2:单独计税

    1. 奖金单独计税应纳税额=24000×3%-0=720元
    2. 工资部分应纳税额=(300000-60000-44000)×20%-16920=22280元
    3. 全年实际应纳税额=22280+720=23000元

结论:单独计税更划算,可少缴4080元。

案例2:中等收入人群

小张全年工资13万元,年底奖金6万元,假设可享受三险一金、子女教育等扣除共4万元。

  • 选择1:合并计税
    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30000+60000-60000-40000)×10%-2520=6480元

  • 选择2:单独计税

    1. 奖金单独计税应纳税额=60000×10%-210=5790元
    2. 工资部分应纳税额=(130000-60000-40000)×3%=900元
    3. 全年实际应纳税额=900+5790=6690元

结论:合并计税更划算,可少缴210元。

03

实用建议

  1. 个人选择:建议登录手机个税APP,分别选择按合并计税或单独计税方法,个税APP会自动算出结果,比较一下,哪种划算选择哪种。

  2. 企业发放: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应注意“盲区”现象,即在某些收入区间内,多发年终奖反而可能导致税后收入减少。例如,当年终奖从66万元增加到70.6538万元时,由于税率跳档,税后收入反而减少。

04

注意事项

  1. 每个纳税年度内,单独计税方式仅可使用一次。
  2. 年终奖在哪个年度发放就属于哪个年度的收入,不能跨年计算。
  3. 对于在多家单位分别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在一年取得多次奖金的情况,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单独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的延续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中低收入人群,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的计税方式,实现税后收入最大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