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5亿打造,《远去的恐龙》如何用科技复活史前巨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5亿打造,《远去的恐龙》如何用科技复活史前巨兽?

引用
新华网
10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character/2018010206.htm
2.
https://www.cas.cn/xw/cmsm/201308/t20130830_3921237.shtml
3.
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8-05/16/content_51339595.htm
4.
https://www.sohu.com/a/204686959_99937017
5.
http://news.sina.com.cn/o/2013-08-29/133928079891.shtml
6.
http://doc.sina.cn/?id=comos:fymkxmh7709407
7.
https://travel.qianggen.net/2018/1107/62388.html
8.
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17/09-30/8344776.shtml
9.
http://www.konglong.co/?about/5
10.
http://www.led-100.com/news/2017/10/2017_1_18212.htm

2018年元旦前夕,一场斥资4.5亿元、历时10年打造的大型全景科幻演出《远去的恐龙》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震撼首演。这场被誉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演出,不仅创下8项世界纪录,更以其前所未有的科技与艺术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6500万年的视听盛宴。

01

从实景演出到室内革命

《远去的恐龙》的诞生源于一次偶然的灵感。2006年,在河南少林寺的一场实景演出中,总策划覃晓梅看到演员在严寒中表演,观众却冻得直跺脚,这让她萌生了将实景演出搬进室内的想法。作为《印象·刘三姐》的创作者,贺立德和覃晓梅夫妇深知传统演出的局限,他们决定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打造一场颠覆性的演出。

“我们不想再‘炒旧饭’,一定要做新的形式。”覃晓梅说。他们选择了机器人技术作为突破口,因为《印象·刘三姐》需要800多名演员,人力成本高昂,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显然行不通。而智能仿生机器人则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

02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远去的恐龙》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高达14米、重达10吨的仿真机器人恐龙。这些庞然大物不仅能自如行走,还能做出各种逼真的动作,甚至与观众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突破,贺立德专门找到德国和希腊的机器人工程师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才最终攻克了技术难题。

除了机器人恐龙,演出还采用了全球最大的6000平方米LED高清显示屏,分辨率高达12K,是普通电影院的数十倍。屏幕与舞台上的机器人恐龙完美结合,创造出真假难辨的全景效果。当巨大的腕龙从头顶掠过,当霸王龙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观众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史前时代。

为了增强沉浸感,演出还采用了WFS声音技术和120轨大型交响音乐,配合刮风、降雨、地震等特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整个国家体育馆被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时空穿梭机”,带领观众亲历恐龙从兴盛到灭绝的全过程。

03

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普之旅

《远去的恐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程。演出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了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以及灭绝原因,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演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大小腕龙一家的生活故事为主线,展现恐龙时代的和谐生态;后半部分则通过陨石撞击地球引发的自然灾害,再现了恐龙灭绝的科学推断。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震撼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04

创新引领未来

《远去的恐龙》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艺术和技术上,更在于其对后奥运时代场馆利用的创新探索。国家体育馆作为专用剧场,每天安排2-6场演出,预计每年将吸引250万人次观众。这种驻场演出模式,不仅激活了场馆资源,也为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带来了新的旅游热点。

这场演出的成功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智能仿生机器人技术不仅应用于演出,还拓展到主题公园、博物馆等领域,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演出中蕴含的环保理念,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真正实现了艺术、科技与教育的完美融合。

《远去的恐龙》的成功证明,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的结合,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这场演出不仅是对史前生命的致敬,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礼赞。正如覃晓梅所说:“我们做这个演出的初衷就是希望人们能敬畏自然、爱护环境。”这场跨越6500万年的时空之旅,最终指向的是对地球未来的深刻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