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的《僵尸先生》,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幕后故事
林正英的《僵尸先生》,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幕后故事
1985年,一部名为《僵尸先生》的香港灵幻喜剧片横空出世,不仅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了无数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这部电影由刘观伟执导,洪金宝监制,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等主演,以道士九叔和徒弟对抗僵尸的故事为主线,巧妙融合了恐怖、动作与幽默元素,成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从京剧武师到"僵尸克星"
林正英,这位出生于1952年的香港演员,原名林根宝。由于家境贫困,他只读了两年书就跟随剧团学习京剧和武术。17岁时进入邵氏电影工作,最初担任替身和武术指导。在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中担任武指后,林正英逐渐崭露头角。李小龙甚至说过:"林正英没到现场,你们一场戏都不能拍。"
1985年是林正英演艺生涯的转折点。在《僵尸先生》中,他饰演的道士九叔形象深入人心:一字眉、冷幽默、好面子,身手敏捷,连画符念咒都有型有款;一身黄色的太极袍、戴着八卦巾,身边总有两个"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徒弟:帅的叫秋生,呆的叫文才;一把桃木剑,几道黄纸符,剑尖一挑,单脚一跺,出手就是"正宗抓鬼范儿"。
创立僵尸文化体系
林正英最突出的贡献是为"中国僵尸"下了定义,在他之后,"中国僵尸"的形象被彻底定了型。在《僵尸先生》中,他首次集中展示了僵尸的形成和特点,这些都为后期的僵尸电影奠定了基调。
影片将僵尸的成因归为以下两种:
- 是一个人在死之前,由于生气、憋气、闷气,死后有一口气聚在喉咙,形成尸气变成僵尸,也就是"多了一口气"。
- 是活人被僵尸所杀,尸毒入心,被杀者也变成了僵尸。
一旦成为僵尸,就拥有了一些属性。例如《僵尸先生》中,僵尸被大刀劈中头颅,甚至身中数十枪也毫无损伤,近乎钢铁之躯。此外,僵尸还能够进化。进化靠吸血推进,吸血量越多,功能越强大。《僵尸先生》中,破棺而出的清朝僵尸需要靠跳跃行进,靠听觉捕猎。但在后期由于大量吸血,眼睛已经能够视物。而第二个僵尸形成时间仅为一天,远远短于前者的几十年,并且已经开始使用类似螃蟹步缓慢前进。
独创捉鬼体系
林正英自创了一套包含理论、道具、手势、姿势在内的完整体系。这或许与他当年做武师的经历有关。他在自己的僵尸片中将武术动作融入收妖步法,其画符捉鬼的一系列动作与观众在脑海中的想象能够达到完全契合甚至更上一层楼。
抓僵尸的手法独特,使用的道具也很有讲究。这其中九叔最常用的是五个字:纸笔墨刀剑。纸是黄纸,也就是符纸,上面以鸡血混合墨汁写上驱邪的符文,再烧掉。九叔烧符有个特殊的手势:两根手指捏住符纸,手一晃,符纸就燃烧起来。符纸也可以用来贴在面门上定住僵尸,或贴在自己身上用来隐身,甚至在《驱魔道长》中被贴在伤口处用来短时间抵御尸毒扩散,威力十分了得。笔是红笔,就是蘸了鸡血、黑狗血或朱砂的毛笔。鸡必须是大公鸡,被割破脖颈大动脉放血,因为大公鸡的阳气最旺。这三者功能相近,驱鬼有奇效,泼出可退敌,用来画符。
幕后趣事
- 导演刘观伟的伯伯是茅山师傅,电影中不少情节来自他小时候听得故事
- 九叔林正英不是第一男主角,秋生钱小豪才是,只不过九叔太出彩,以至于大家把他当成男主角。
- 林正英和许冠英同在11月8日去世。
- 女鬼董小玉扮演者王小凤曾身患抑郁症,秋生钱小豪和婷婷李赛凤曾遭遇“丑闻”。
- 僵尸任老太爷的扮演者是元华。
影响力
《僵尸先生》在1985年公映时引起轰动,票房狂收2000多万,在当时带来拥趸和跟风者无数,仅1986年就有10多部与之相似的作品上映。可以说,正是林正英带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僵尸热"。1986年至1991年,港台拍摄类此电影超过100部,但无一超越该片。
永恒的怀念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在香港九龙圣德肋撒医院逝世,终年45岁。他的离世,让无数影迷感到惋惜。但他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的道长形象,也成为了华语影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林正英,这位僵尸道长,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红绳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捉鬼人。林正英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创造的经典形象和对香港电影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