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博物馆打卡攻略:完美旅程指南
无为博物馆打卡攻略:完美旅程指南
无为市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千年古城记忆的现代化建筑,自2023年10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便成为了展示无为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博物馆坐落于无城镇幸福路与渡江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达8575平方米,展区面积3770平方米,临展厅面积296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约1000件(套),其中468件(套)用于展出,通过场景化文物展示、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生动展现了无为的历史文化成果。
四大展区:穿越千年历史
博物馆的基本展陈分为四个展区,每个展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无为的故事。
第一展区:驾邑春秋 无为有为
走进一楼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3.7米、长16米的大型浮雕。这面浮雕以“驾邑春秋 无为有为”为主题,采用玻璃钢材质,古铜色调,将无为自古至今的部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化符号巧妙融入其中。从秦代九江郡、汉代临湖国到唐代开城县,从皖中第一高峰三公山到历史胜迹黄金塔、投砚亭、聚山阁,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之战、三国时期的魏吴濡须之战,最后到渡江第一船,浮雕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无为的沧桑巨变。主题字“驾邑春秋 无为有为”采用了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字体设计,更添几分雅致。
第二展区:襄安临湖 政启文昌
乘坐扶梯来到二楼,第二展区以“襄安临湖 政启文昌”为主题,展示了无为在宋代至明清时期的繁荣发展。展区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多媒体互动,生动再现了无为作为皖江名城的辉煌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展出了多件与米芾相关的珍贵文物,作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与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他的书法作品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第三展区:皖江名城 士民儒风
继续参观第三展区,这里以“皖江名城 士民儒风”为主题,展现了无为在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展区通过各类文物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展出了无为板鸭这一地方特产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让人大开眼界。
第四展区:近代风云 烽火岁月
三楼的第四展区以“近代风云 烽火岁月”为主题,展示了无为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展区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无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展出了许多与渡江战役相关的珍贵文物,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两大专题展区:非遗与城市记忆
除了四大通史展区,博物馆还设有两个专题展区,分别聚焦于非遗文化和城市文化。
非遗专题展区
非遗专题展区展示了无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无为鱼灯、剔墨纱灯等传统手工艺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无为人民的智慧与技艺,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城市专题展区
城市专题展区则通过老照片、老物件和多媒体互动,生动再现了无为的城市发展历程。展区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无为的历史变迁。
特色展品:镇馆之宝
博物馆的藏品中,有几件特别值得一看的“镇馆之宝”。
米芾书法
作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与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博物馆收藏了多件米芾的书法作品,其中一件《蜀素帖》尤为珍贵。这件作品书写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是米芾38岁时,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款为“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此帖用笔变幻莫测,抒情性极强,是米芾行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为板鸭
无为板鸭是无为的传统名菜,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通过实物展品和多媒体互动,生动展示了无为板鸭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从选材到腌制,从风干到包装,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无为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参观贴士:如何玩转博物馆
最佳参观路线
博物馆的参观路线设计得非常合理。观众从一楼序厅开始,右转进入第一展区,随后乘扶梯依次参观二楼的第二、三展区,三楼的第四展区和非遗专题展区,最后返回一楼的城市专题展区。整个参观过程流畅自然,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开放时间与预约方式
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参观需提前预约,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芜湖本地宝”获取预约入口及流程。
互动体验
博物馆设有特色印章打卡活动,共有十五枚印章,包括无为方言、博物馆馆藏文物、无为地方特色建筑等。游客可以在参观过程中收集印章,增加互动乐趣。
便民服务
博物馆提供免费WiFi,设有休息区,提供饮用水等服务。同时,馆内设有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人群参观。
无为市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无为人民的智慧与勇气,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想了解无为地方特色的人,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所以,不妨抽出一个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