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璐教授详解:如何科学应对睡眠障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璐教授详解:如何科学应对睡眠障碍?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bce840664b3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bce840664b3
3.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3958526e9f1
4.
http://sc.china.com.cn/2024/difang/1331/0710/543073.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AR6HMS0514BBGT.html
6.
https://www.pkuh6.cn/Html/Departments/Main/Index_159.html
7.
https://www.pkuh6.cn/Html/Doctors/Main/Index_219.html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刘璐教授指出,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38%的成年人受到失眠困扰。睡眠质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还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相关。

01

为什么良好的睡眠如此重要?

刘璐教授强调,良好的睡眠是维持日常生活的关键,因为它涉及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对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有助于稳定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02

睡眠周期是如何运作的?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入睡期(N1):睡眠的初始阶段,大脑活动开始减慢,容易醒来。
  2. 浅睡期(N2):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身体继续放松,心率和体温下降。
  3. 熟睡期(N3):深度睡眠阶段,大脑活动降至最低,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助于身体组织修复和免疫系统加强。
  4. 快速眼动期(REM):梦境发生期,大脑活动与清醒时相似,对记忆整合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03

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哪些?如何应对?

  1. 失眠:可能由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生理因素(疼痛、疾病)、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或药物等引起。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增加慢性疾病风险。

  2. 睡眠呼吸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

  3. 中枢性过度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特征为难以控制的嗜睡感、猝倒和睡眠瘫痪。

  4.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中下肢不自主运动,干扰睡眠质量。

  5. 异态睡眠:包括梦游、睡眠惊恐等行为障碍。

应对策略:

  • 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优化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摄入兴奋性物质。
  • 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对于情绪因素引起的失眠,建议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但需警惕依赖性。
04

特殊群体的睡眠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减少,睡眠更加片段化。建议进行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障碍,优化睡眠环境。

孕妇: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采用左侧卧位,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05

实用的睡眠改善建议

  1. 调整生活习惯

    • 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养成良好的生物钟。
    • 晚餐宜清淡且适量,避免过饱或饥饿。
    • 尝试助眠食物如核桃黑芝麻粉、小米燕麦桂圆粥等。
  2. 放松身心

    • 饭后散步有助于缓解压力。
    • 睡前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或头部按摩。
  3. 助眠小技巧

    • 数息法:专注呼吸节奏帮助入眠。
    •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 快速入睡法:全身放松后想象平静场景。
  4. 中医调理

    • 入睡困难:可考虑使用泻肝安神丸。
    • 易醒:归脾丸补气养血、健脾安心。
    • 睡眠浅:交泰丸滋阴降火、补益心肾。

刘璐教授最后提醒,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排查潜在健康问题。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基石,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