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比亚迪高压油箱之争:一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的技术博弈
长城比亚迪高压油箱之争:一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的技术博弈
近日,长城与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汽车(PHEV)高压油箱技术上的争议,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这场技术博弈不仅关乎两家车企的竞争,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深层次思考。
为什么PHEV需要高压油箱?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汽车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幅收紧至0.70g/test,相比国五标准加严了68%。对于PHEV车型而言,由于其具备较长的纯电续航能力,发动机可能长时间不工作,导致燃油蒸汽无法及时被发动机吸入燃烧,容易造成碳罐饱和,进而引发燃油蒸汽泄漏,不符合排放标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压油箱技术应运而生。高压油箱通过增加油箱隔离阀(FTIV),在发动机不工作时封闭油箱,减少碳罐负担。与常压油箱相比,高压油箱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汽压力,而常压油箱仅能承受4-7kPa的压力。这种设计有效收集车辆挥发的油气,避免环境污染。
长城比亚迪之争:技术路线的博弈
2023年4月,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比亚迪回应称,长城送检的车辆未完成3000公里磨合,检测报告无效。
比亚迪表示,其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通过在油箱内的压强达到阈值之后,供液装置将会将冷却介质流向储物袋,从而冷却燃油蒸汽,使其液化后掉落回燃油箱,从而避免由于燃油蒸汽造成的压力升高。在这一装置的帮助下,高压油箱的必要性大幅降低。
行业影响:高压油箱成PHEV标配?
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高压油箱技术正在成为PHEV车型的重要技术趋势。随着国六b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RDE(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法规的引入,纯燃油汽车也需要增加高压油箱才能满足排放限值。
从成本角度来看,高压油箱确实会增加整车成本,通常需要增加500-1000元的物料成本。但从环保角度来看,高压油箱能有效减少燃油蒸汽排放,符合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
消费者视角:成本、环保与技术可靠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技术之争引发了对三个核心问题的关注:
- 成本:高压油箱的使用是否会显著增加购车成本?
- 环保:常压油箱是否真的存在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 技术可靠性:新技术是否经过充分验证,使用是否安全?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高压油箱虽然成本更高,但能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而比亚迪的常压油箱技术方案,虽然成本优势明显,但其实际效果仍有待权威机构的进一步验证。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与创新
无论高压油箱还是常压油箱技术,其最终目标都是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愿意免费分享其常压油箱技术,体现了技术开放与合作的态度。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高压油箱技术有望在PHEV车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技术的涌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这场技术之争,表面上是两家车企之间的竞争,实则是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正如比亚迪所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符合排放标准,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就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