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鸭乸港到鸭乸湖:湛江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鸭乸港到鸭乸湖:湛江的前世今生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8%AD%E4%B9%B8%E6%B8%AF/6401758
2.
https://gdxk.southcn.com/zj/wyzp/content/post_521231.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00924A0H3L300
4.
https://m.fx361.com/news/2018/0926/4293715.html
5.
https://www.gdzjdaily.com.cn/p/2904240.html
6.
http://www.zhanjiang.cc/news/news_info.asp?Tid=102628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0/00/40234354_872167641.shtml
8.
http://m.hkwb.net/content/2017-09/04/content_3333806_0.htm

在广东湛江市赤坎区,有一片见证了城市变迁的水域,它就是鸭乸港。这个曾经的渔港,如今已变身成为城市中的咸水湖——鸭乸湖。从古老的港口到现代化的城市景观,这段历史变迁承载着湛江人的集体记忆。

01

港口的兴衰

鸭乸港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因港口旁的沙角村有一形似鸭头的沙墩而得名;另一说则源于当地丰富的海生物资源,居民多以养鸭取蛋为生。清末以前,这里不仅是赤坎区唯一的出海港,还是一个繁华的商港。民主路、南华广场一带曾是繁忙的海滩,船只可乘潮直泊古老渡等埠头。随着商贸发展,不少外来移民在此安家置业,其中以福建人居多,他们聚居形成福建村和福建街。

189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广州湾(湛江前身),看中了鸭乸港的海运贸易地位,将其划入租界范围,并在此建灯塔、设更楼。如今,位于新春路的更楼仍保存完好,成为历史的见证。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鸭乸港和北桥一带进行改造,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宽敞的马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02

湖泊的新生

20世纪60年代,赤坎军民大堤的兴建改变了这片区域的命运。随着海田乡与调顺岛的连接,原来的鸭乸港逐渐演变成鸭乸湖。这一变迁不仅改变了地理形态,也重塑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昔日的渔民和鸭农纷纷转行,年轻一代投身建材、旅游、房地产等现代产业。

如今的鸭乸湖周边已建成18万平方米的原生态滨湖公园,绿道蜿蜒十多公里,与霞山的观海长廊相连,成为城市的“绿肺”。湖畔高楼林立,金城小区、金海湾、华盛新城等现代化住宅区相继崛起,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03

文化的传承

尽管鸭乸港已不复存在,但其文化记忆依然鲜活。当地居民供奉的三座庙宇——关帝“圣帅庙”、妈祖“天后宫”和土地公“德福庙”,见证了昔日的移民文化和商贸繁荣。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诞辰,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种对土地神的崇拜在粤西地区绝无仅有。

04

生态的重生

从渔港到湖泊,这一变迁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昔日的海滩变成了生态公园,湖畔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滨湖公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景观,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5

未来的展望

随着城市的发展,鸭乸湖正逐步成为湛江的“西湖”。湖中有亭台水榭,湖畔高楼林立,环湖风景旖旎,四季景色各异。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场所,更将成为湛江的生态文化地标。未来的鸭乸湖,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见证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从古老的鸭乸港到现代的鸭乸湖,这段历史变迁不仅是地理形态的转变,更是一座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它见证了湛江人的奋斗历程,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