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后如何正确使用胃药?
新冠感染后如何正确使用胃药?
随着新冠疫情政策调整,许多人开始关注居家治疗药物的选择。然而,“囤”药清单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果服用不当可能引起胃肠道损伤。专家建议,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评估消化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对于有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加用米索前列醇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此外,若确诊为NSAIDs相关溃疡,需尽可能停用NSAIDs,并积极给予抑酸治疗,首选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了解正确的用药方法,避免滥用药物,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胃部健康。
新冠感染与胃肠道症状
新冠感染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引起胃肠道症状。根据研究,约有1/3的新冠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1]])。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因此,在新冠感染期间,合理使用胃药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胃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抗酸药: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主要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或腹泻。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常见副作用包括腹胀、胀气、恶心和呕吐。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抗生素: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或呼吸困难。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铋剂等,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乏力、皮疹或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微量元素吸收不良,需遵医嘱使用。
特殊人群使用胃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在使用退热药时需谨慎,要遵医嘱。同时,老年人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避免多种同一作用中成药同时服用。
儿童:儿童使用胃药需遵医嘱,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2个月以内的婴儿不推荐使用退热药,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单用一种即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类特殊人群使用胃药需格外小心,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口服溶液/滴剂,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混悬液/滴剂,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
安全用药建议
遵医嘱用药: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避免重复用药:不要同时使用多种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使用复方制剂时需注意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监测副作用:使用胃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用药时间:退热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若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就诊。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胃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合理使用中成药:中成药可参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合理使用。请科学选用、正确使用药品,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之,新冠感染期间,合理使用胃药对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注意,胃药的使用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导致的副作用。通过提供具体的用药建议,帮助读者在新冠感染期间合理使用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