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痈的经典方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痈的经典方剂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2/18/29782123_1142617896.shtml

苇茎汤,又称千金苇茎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中医治疗肺痈的经典方剂。该方由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四味药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活血排脓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苇茎汤的药物组成、使用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苇茎汤是附于正文之后,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所以也叫千金苇茎汤,《外台秘要》也有收录。
因为孙思邈写《备急千金要方》时主要参考书就是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因此千金方中的方剂大多被认为是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子。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麻杏苡甘汤与麻黄汤的比较
条文明确说明,苇茎汤是治肺痈的,同时还列举了肺痈的症状表现: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病人咳嗽,发热但不是高热,心烦胸满,且胸部皮肤粗糙如鱼鳞状。这描绘是就是湿热内结的肺痈症状。
因为湿热内结,痰热瘀血都郁结于肺中,因此病人咳嗽微热烦热,同时应该还有吐腥臭黄痰脓血之类的症状。
由于气滞血凝在肺,不能荣养肌肤,因此胸部皮肤干燥粗糙起皮就像鱼鳞一样呈现出一片一片的样子。
肌肤甲错是中医描述的专有名词,通常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

苇茎汤共四味药,原方是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50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
罗大伦博士用的剂量是这样的: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桃仁9克,冬瓜子30-60克。

千金苇茎汤的药物组方及使用
苇茎不见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多数医家认为苇茎用的是芦苇的茎,因为芦苇的茎在水上,主升发透邪的作用比较强。
但现在不大用苇茎,大多改用芦根。芦根与芦苇茎的药性稍有不同,芦根生于水中,清热透热的作用更好。
瓜瓣,《张氏医通》认为,瓜瓣就是甜瓜子,而现代就用冬瓜子来代替瓜瓣。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白瓜子,味甘平,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
白瓜子能泻寒热,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子能补肝明目。现代药物中所用的瓜子,大多是冬瓜子。
苇茎汤具有清肺化痰,活血排脓的作用,方中的苇茎清肺泄热,利肺滑痰;薏苡仁利湿排脓,清肃肺经毒脓;冬瓜子清化热结,涤脓血浊痰;桃仁活血祛瘀,泻血分热毒,是治肺痈的常用方剂。
不论是肺痈将成或已成,都可以用它。
如果肺痈将成,还可以加入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 银花、连翘等以增加清热解毒的功效,促进热毒消散。
如果脓已成,就加桔梗、甘草、贝母等药来增强化痰排脓的作用。
《金匮要略论注》中说:此治肺痈之阳剂也。盖咳而有微热,是邪在阳分也;烦满,则挟湿矣;至胸中甲错,是内之形体为病,故甲错独见于胸中,乃胸上之气血两病也。故以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泻血分结热;薏苡下肺中之湿;瓜瓣清结热而吐败浊。所谓在上者越之耳。
在临床实践中,苇茎汤经常用于治疗肺脓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等肺热痰瘀互结的疾病。
我们需要注意的辨证点是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这些肺痈症状,同时有舌红苔黄腻、脉数这些热症表现。

END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