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地图:企业战略规划的可视化利器
战略地图:企业战略规划的可视化利器
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通过绘制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目标关系,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制定与执行的有效对接。
什么是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战略管理工具,主要用于描述企业各维度战略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它通常以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为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各维度的相互关系,绘制战略因果关系图。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各维度的名称、内容等进行修改和调整。
战略地图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清晰化、可视化,并与战略KPI和战略举措建立明确联系,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可视化工具。然而,它也需要多维度、多部门的协调,实施成本较高,并且需要与战略管控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战略实施。
战略地图的绘制方法
绘制战略地图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 对长短期财务矛盾(比如,开源VS节流)进行战略平衡;
- 差异化客户价值主张让目标客户满意;
- 内部业务流程要么直接创造客户价值,要么直接创造财务价值,但客户价值最终也创造出财务价值;
- 不同价值创造周期的内部流程保证股东价值可持续增长;
- 无形资产(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与业务业务流程协调一致才能创造财务和客户价值。
绘制战略地图的具体步骤如下:
- 确定股东价值差距:包括确定利润目标和指标、目标值和必须缩小的价值差距,并将价值差距分配到收入增长和生产率提升战略主题。
- 调整客户价值主张:明确目标细分客户和客户价值主张,选择指标,并使客户目标和财务增长目标协调一致。
- 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设定实现成果的时间表,并将价值差距分配到不同战略主题。
- 确定价值创造流程:识别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流程(战略主题),并设定指标和目标值。
- 提升无形资产战略准备度:确定支持内部流程所要求的人力、信息和组织资本,评价无形资产战略准备度,并确定指标和目标值。
- 确定战略行动方案和预算:明确支持流程和开发无形资产的具体行动方案,并阐明预算需求。
战略地图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美的洗衣机事业部为例,2006年该事业部面临组织文化整合的挑战,通过导入战略地图为核心的绩效激励和运营管控机制,实现了显著的业绩提升。
在战略地图中,事业部明确了使命和战略:做中国最优秀的洗衣设备供应商,并在三到五年内成为洗衣行业前两强。2007年的战略主题聚焦在打造发展平台,追求适度利润下的规模最大化。具体策略包括销售规模提升、风险控制、利润与成本结构改善、市场占有率提升、品质提升、顾客满意度、运营效率提升、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管理平台建设及变革、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
基于战略地图,事业部建立了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公司级绩效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并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考核标准。通过第三方数据收集和强制分布的绩效排名规则,确保了绩效管理的客观公正。这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了组织整合和战略落地,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战略地图与其他战略工具的比较
战略地图作为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工具,不仅用于绩效考核,更是一个系统化的战略管理工具。它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普适逻辑:企业最终的财务价值来自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自于企业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某些方面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企业之所以能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是因为他能利用好有形资产的同时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里,还能更好的运用好人才、知识、IT、文化等等无形资产。
战略地图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方式、人员和场景的适配度。最理想的情况是由高层发起,将战略地图定位为战略管理工具,并亲自参与其中。战略管理部门发起的项目通常更注重业务结合,而人力资源部门发起的项目则更多关注绩效考核层面。
结语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战略地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可视化的战略管理框架。通过明确战略目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组织能力,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充分发挥战略地图的价值,企业需要在高层支持、跨部门协作、持续改进等方面做出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