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陕师大的百年书香传奇
古都西安:陕师大的百年书香传奇
2024年10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华诞。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之一,陕师大不仅是中国西部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一所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高等学府。
历史沿革:从陕西省立师专到“双一流”高校
陕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正式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此后,陕师大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并跻身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校园环境:古都西安的两颗明珠
学校现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700余亩。两校区一新一旧,各具特色,犹如镶嵌在古都西安的两颗明珠。
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校区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被誉为“西安最美校园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图书馆,这座具有中华古典风格的建筑,红墙黄瓦,飞檐翘角,与周围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尽显民国时期的建筑美学。图书馆内部装修典雅,民国风格的内饰与现代设施完美融合,成为师生们最爱的学习场所。
长安校区则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于2000年开始建设,现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校区设计现代大气,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其中,昆明湖畔的银杏林在秋季金黄一片,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中白鹅嬉戏,岸边瀑布流水,构成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文化传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陕师大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国际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育博物馆是国内首座综合型教育博物馆,馆内藏有近万件文物,包括历代书画、明清圣旨等珍贵文物。其中,唐寅《山水长卷》、仇英《山间栈道图》等名家作品更是镇馆之宝。博物馆不仅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也成为展示学校文化底蕴、活跃师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教师教育:西部教育的摇篮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陕师大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学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全国”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近年来,学校实施“百校行”调研活动,深入西部13个省区市的基础教育一线,开展调研和培训工作。学校还牵头成立“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与22所西部师范大学共同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开设72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其中4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97%,正高级职称教师67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76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人才115人次、省部级人才300人次,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和双聘院士7人。
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38个国家及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输送更多优秀教师和专业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