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七星关区:红色文化的深度游
探访七星关区:红色文化的深度游
1935年2月5日,一个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日子。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一个小村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鸡鸣三省会议”。这次会议不仅调整了中央领导层,确立了张闻天的中央总负责地位,更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地位,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8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鸡鸣三省红色旅游景区。景区位于七星关区林口镇,距城区79公里,占地5430亩,总投资达23.58亿元,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项目。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萧克将军题写的“鸡鸣三省”纪念碑。碑座高60厘米,寓意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碑身高3.5米,象征着1935年这一重要年份。沿着1385步石梯的绝壁栈道缓缓而下,三岔河的壮美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正是赤水河的发源地,两条河流在此交汇,一路向东流淌,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酒河”。
景区内最核心的景点是“鸡鸣三省会议”陈列馆。馆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展品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除了红色文化,景区还充分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苗寨风情体验区、养生文化区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多元文化的魅力。景区自2018年6月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景区建设期间解决了200余人的临时就业问题,周边104户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得到集中安置。如今,景区周边已开设餐饮和旅游商品店6家,带动农家乐10余家,直接带动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除了鸡鸣三省景区,七星关区还有一处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红三馆”。虽然目前关于“红三馆”的公开信息较少,但作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文化展示场所,它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值得每一位到访者深入了解和探索。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七星关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红色热土,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