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尚引领美好生活:长沙的十年文明创建之路
文明新风尚引领美好生活:长沙的十年文明创建之路
2011年12月20日,长沙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这是对这座城市长达十年文明创建工作的肯定。从2001年启动创建以来,长沙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十年如一日”的韧劲,推动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
文明创建让城市更美好
在长沙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岳麓区荷叶塘社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个曾经破败的老社区,通过文明创建实现了“蝶变”:管道天然气入户,老旧居民楼修缮一新,沥青路面整洁美观,社区篮球场、运动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晚,防火防盗监控覆盖每个角落。如今的荷叶塘社区,已经从过去的“遗留物”变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宜居之所。
在长沙,文明创建还推动了公园的免费开放。岳麓山、橘子洲、烈士公园等大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空间。同时,长沙还建成了50个社区公园和50个社区文体阵地,实现了100个老旧社区的规范化物业管理。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市民素质在文明创建中提升
文明创建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更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长沙通过广泛宣传《市民公约》,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社区、市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市民公约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行为。
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等文明行为已经成为长沙市民的自觉行动。在街头,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车辆礼让行人已成为常态。在社区,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
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长沙在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走在前列。滨江文化园的“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相继建成开放,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全新地标。市群众艺术馆的实验剧场提质改造后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服务功能。
长沙每年开展“五送五进”文化服务活动,将图书、演出、电影、展览、讲座送进村镇、社区、企业、校园和工地。据统计,每年送图书20万册、演出1000场、电影2万场、展览100场、讲座200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媒体艺术之都”,长沙还打造了多个文化品牌,如“雅韵星城”、“好戏天天演”、“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等,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同时,长沙还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让市民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新风尚
在长沙,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从医院到展会,从文化活动到社区服务,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例如,湘雅医院的爱心志愿者服务,不仅为患者提供帮助,还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观众引导、公益视频拍摄等工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长沙建立了43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成员单位,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参与渠道。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能在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效率,也让更多市民有机会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
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尽管已经取得显著成果,长沙并未止步。2024年,长沙启动了文明楼道创建活动,通过示范点建设推动楼道文明。各社区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如望城区的“三长制”、开福区的“文明实践楼栋长”体系等,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居民自治的突破点。
长沙还建立了43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成员单位,通过部门协作、社区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同时,长沙注重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宣传引导、活动激励和机制创新,让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维护,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长沙的文明城市建设之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追求之路。从环境改善到素质提升,从文化繁荣到志愿服务,长沙正以文明新风尚引领美好生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