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美到犯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美到犯规!

引用
知乎
6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2799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D%B7%E5%A1%98%E6%9C%88%E8%89%B2/9765753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BDR5PH0552WBS6.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012/10/51960701_794062808.shtml
5.
https://www.gaokao.com/e/20110823/4e5313aa0080e.shtml
6.
https://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6612_1.htm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美景的细腻描绘,每一句话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荷塘之中。

01

月色下的荷塘:静谧与灵动的完美结合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他用“田田”形容荷叶的茂密,用“亭亭”描绘荷叶的挺拔,用“袅娜”和“羞涩”刻画荷花的娇美。这些词语不仅写出了荷叶荷花的形态,更赋予了它们生命与情感。

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荷花的描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荷花的美:明珠般的圆润、星星般的闪烁、美人般的娇羞。这种多层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真的看到了那片在月光下摇曳生姿的荷塘。

02

微风中的荷香: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朱自清将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通过听觉与嗅觉的通感,营造出一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意境。这种写法不仅写出了荷香的清淡悠远,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梦幻感。

03

月光与树影:光影交错的朦胧之美

朱自清对月色的描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里的月光不是明亮刺眼的,而是柔和宁静的,仿佛给整个荷塘披上了一层轻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这个“画”字用得极为巧妙,它暗示着光影在水面上的动态变化,仿佛是一位画家在荷叶上轻轻勾勒出杨柳的倩影。

04

景与情的交融:淡淡的喜悦与忧愁

朱自清在文章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种情绪贯穿全文。然而,在这片荷塘月色中,他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自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

然而,这种宁静是短暂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当作者意识到自己终究无法融入这美景时,淡淡的忧愁再次涌上心头。这种喜悦与忧愁的交织,正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美得令人窒息。他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荷塘世界。在这里,每一朵荷花都在诉说生命的美好,每一缕月光都在诉说内心的悸动。这种美,不仅在于景物本身,更在于景与情的完美交融,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