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活化石”:浙江大学团队20年银杏研究获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活化石”:浙江大学团队20年银杏研究获重大突破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env.people.com.cn/n1/2024/1107/c1010-40355627.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1/07/nw.D110000renmrb_20241107_1-14.htm
3.
https://www.sohu.com/a/461866520_120939916
4.
http://kpzg.people.com.cn/BIG5/n1/2024/1107/c404214-40355672.html
5.
http://www.forestry.gov.cn/c/www/zhzs/593894.jhtml
6.
https://sees.ecnu.edu.cn/02/d8/c41128a525016/page.htm
7.
http://www.self.org.cn/self_yj/202307/t20230707_170271.html
8.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267085-500005897199
9.
http://www.lseb.cn/xwzx/xwdt/202107/t20210714_652284.html

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一支由赵云鹏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他们长期致力于银杏这一古老树种的研究。通过建立银杏基因库、监测野生种群等手段,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

01

20年接力探寻银杏之谜

银杏被誉为“活化石”,其起源时间比恐龙还早,却在2.7亿年的漫长岁月中顽强生存至今。2000年,在时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植物分类学专家洪德元院士的建议下,赵云鹏的导师傅承新教授开启了关于银杏野生种群的研究。从那时起,赵云鹏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这场跨越20年的科研接力。

02

建立银杏基因库,破解进化密码

2015年,研究团队启动了银杏基因组测序项目,这是银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项目组完成了51个种群的545棵代表性银杏树的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高达44TB的数据量。基于这些数据,一个包含活体库、样本库和信息库的银杏基因库应运而生。这个基因库不仅收录了选定的545棵树,还包括来自各地的幼苗、种子、DNA样本等,实现了对银杏遗传资源的系统性保存。

03

银杏叶:生态环境的“监测器”

银杏叶不仅是观赏价值极高的自然美景,更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监测工具。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监测银杏叶的生长状况,可以有效反映空气质量的变化。在天目山等地建立的27个永久样地中,研究人员不仅对银杏树进行定位和编号,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土壤、大气、气象等29项指标的远程实时监测。这种全方位的监测体系为研究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04

科研精神传承,生态保护新篇

从最初的6位同学,到如今涵盖26所高校的200余位志愿者,赵云鹏团队的不断壮大见证了中国生态环境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团队不仅关注银杏本身,更致力于通过研究银杏的基因多样性来探索自然演变的奥秘。他们采用先进的分子标记和红外相机监测技术,揭示了动物在银杏种子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保护野生种群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云鹏教授表示,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保护银杏的基因、个体、种群、生态系统及文化,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研究银杏的基因多样性,可以了解自然演变延续的历程,研究其周边生态环境,探索大自然变化的奥秘。研究银杏,又不止于银杏。科研之路,总有不少新的启发与收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