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硬核执法,湖阳公主也得低头!
董宣硬核执法,湖阳公主也得低头!
公元37年,东汉雒阳城外的夏门亭,一场惊心动魄的正义之战正在上演。
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驶来,车上坐着的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出行,却暗藏玄机。车旁的骖乘者,正是不久前在光天化日之下杀害无辜百姓的家奴。
早已等候在此的雒阳令董宣,见时机已到,立刻带领手下拦住车马。他手持利刃,在地上划出一道醒目的界线,大声斥责公主包庇杀人犯的过失。在众目睽睽之下,董宣喝令家奴下车受审。不等公主反应过来,这名罪犯已被董宣当场格杀。
这一幕震惊了整个雒阳城。湖阳公主怒不可遏,立刻进宫向光武帝告状,要求严惩这个胆大妄为的县令。然而,董宣的所作所为并非一时冲动。他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国家法治尊严的较量。
廷辩开始了。面对皇帝的震怒,董宣毫不畏惧。他慷慨陈词:“陛下圣德中兴,却放纵奴仆杀害良民,将何以治理天下?”说罢,他竟以头撞柱,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面庞。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湖阳公主见状,忍不住质问光武帝:“你还是平民时,曾藏匿逃犯,官吏都不敢上门捉拿。如今身为天子,难道连一个小小的县令都制服不了吗?”光武帝闻言,不禁哑然失笑:“天子与平民岂能相提并论?”
最终,光武帝不仅赦免了董宣的死罪,还赐予他“强项令”的称号,并赏钱三十万。董宣将这笔钱全部分给了手下官吏,继续他的执法之路。
董宣的刚正不阿并非偶然。东汉初年,豪族势力强大,地方豪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王朝,但如何管理这些豪族,仍是一大难题。他采取了强化吏治的措施,用严刑峻法规范豪族行为。而董宣正是这种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清官代表。
在担任北海相期间,董宣就曾处决了豪族公孙丹及其子。公孙丹为建房杀无辜之人,并嫁祸他人。董宣查明真相后,依法处决了公孙丹及其子,尽管面临报复威胁,他仍坚持正义,最终赢得光武帝的认可。
后来,董宣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他一到任就发布檄文,宣称“朝廷认为本太守能够捉拿奸贼,故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江夏郡界统帅兵马,檄文到达之日希望你们考虑自己的下场。”巨贼夏喜等听了心里害怕,立即投降解散。
然而,董宣的铁面无私也让他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仅剩数斛大麦和一辆破车,连葬礼都难以筹办。光武帝听闻后深感痛惜,追赠其为艾绶大夫,并按大夫礼仪安葬。
董宣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公正廉明”。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东汉初年吏治的改善和社会秩序的重建。明代还在洛阳为其修建祠堂,以纪念这位铁面无私的清官。他的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坚守原则、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