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浴血奋战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浴血奋战史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NVNB1V05563RIP.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55542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wz/html/2010-09/01/content_788222.htm?div=-1
4.
http://www.liandu.gov.cn/art/2020/8/20/art_1229369823_58832608.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B7%A5%E5%86%9C%E7%BA%A2%E5%86%9B%E8%A5%BF%E8%B7%AF%E5%86%9B
6.
https://www.xjnlk.gov.cn/xjnlk/c112931/202104/cab2fc4fb98344acbf9488379c1c7763.shtml
7.
https://www.zhangye.gov.cn/chzy/zyly/hswh/hsjd/202303/t20230318_1007998.html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并打通与苏联的联系,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共2.18万余人渡过黄河,组建西路军,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这支英勇的部队,从此开始了在河西走廊的浴血奋战。

01

血战河西

西路军渡河后,蒋介石马上任命青海军阀新二军军长马步芳为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进击红军。包括红四方面军的9军、30军,原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红军过河部队共2.18万人,而他们面临的敌人却有12万余人。

1937年1月,红五军攻占高台,但在敌军重兵包围下,军长董振堂等2000余人壮烈牺牲。高台战役后,西路军撤至倪家营子,被马家军重兵包围。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缺粮少弹的情况下,西路军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倪家营子南靠祁连山,北靠长城,是一个由多个土围子组成的村寨。两三尺厚的黄土筑成的围墙圈着一个大院子,既为防土匪也为挡风,土墙高达三四米,相当坚固,子弹也无法穿透。

马家军追来,攻势凶猛,一直打到30军军部门口,相距不到100米,军长和政委都被堵在里面,情况万分危急。警卫排长肖永银一下急红了眼,他一手握着枪,一手拿把大刀,高喊道:“你们赶快走,我来对付!”

天寒地冻,敌我双方全都冻僵了手,连枪栓都拉不开,只能白刃战。肖永银大声喝令:“把敌人放近,用大刀砍!”警卫排战士一人提一把大刀,圆睁双目,伫立于雪地上。马家军也不示弱,把刀高举在头顶,杀声震天地扑了过来。

敌我双方钢刃碰击声和肉搏者们叫喊声,震天动地。突然,一个战士的脑壳一下子被敌人砍掉半拉,脑浆与血浆溅到肖永银脸上,肖永银一时心痛得肝胆俱裂,转身一刀劈下,划拉下那个敌人的半个肩膀和一只手臂。

杀至拂晓,马家军丢弃下几十具血淋淋的尸体撤退了。肖永银望一眼他的战士,警卫排已损失一半,好在军长程世才和政委李先念因此而脱险。

然而,以惨重代价换来的倪家营子突围很快又被轻易地葬送了。突围出来后,部队东进至黑河边上的小集镇西东铺,然而,西东铺却不是久留之地,小集镇人烟稀少,粮草困乏,一万多人马的大军根本无法立足。西进还是东进?西路军总部为此颇费踌躇。不久,上级发来电令:“坚持固守五十天。”

于是,部队又重返倪家营子,然而刚到梨园口,马家骑兵就从北边汹涌而至。警卫排保护着首长一路上祁连山,祁连山虽高却坡度很小,无险可守,马家骑兵轻轻一个冲锋,马头一品,就冲了上来,如入无人之境,左右挥刀乱砍乱杀,此时,弹尽粮绝的西路军部队犹如妇孺一般,遭受着马家军的集体杀戮,一倒一大片,头颅在山坡上乱滚,残碎的肢体到处一片狼藉,从山上往下看,境况异常、悲壮凄惨。

25团政委踉踉跄跄跑上山,一见军长程世才,双腿一下子扑倒在地,他抱住军长的腿放声大哭,泣不成声地嘶声喊叫:“完了!全完了!全都拚光了呀!”军长和政委双双沉默,但眼里都涌满了泪水。

30军的“老虎团”就这样拼光了!“老虎团”牺牲时,站在山坡上往下看的警卫排战士全都哭了。“老虎团”的战士全都是鄂豫皖出来的子弟兵,个个身经百战,三过草地而幸存,想不到竟全部惨死在祁连山的山坡上!

肖永银不忍心看,他一头扑倒在岩石上,抱头恸哭。肖永银心里明白,西路军完了。西路军孤军深入河西走廊,辗转厮杀5个多月,2万人的大军完全断绝了弹药供养,没有后方,没有增援,什么都没有。

一支大军就这么完了么?他心里一阵阵呐喊,好一会,肖永银才站起身,缓缓向山上爬去。马家军一路紧追不舍,追杀上山。到了晚上,西路军残部退到康龙寺。天蒙蒙亮时,军长叫来肖永银:“你去侦察一下黑河,看看有没有办法渡河?”军长嗓音嘶哑。

肖永银不敢看军长那一双充血的眼睛,他深知责任重大,渡过黑河,也许是西路军残部的最后一线希望了。他带警卫排十几个人,骑马下山,等返回山上时,天已经黑了,徐向前、陈昌浩、程世才、李先念等正打着手电筒在山坡上开会,手电筒的光圈在地图上晃动。

肖永银趋前一步:“我回来了。”程世才急忙站起身:“情况怎么样?”“黑河水水流很急,水非常冰冷,石头也多,但是不算深,还可以趟过去。”肖永银报告说道。这时,徐向前抬起头,仔细地听着。然而,康龙寺会议没有及时做出向黑河撤退的决定,陈昌浩坚持要打一打再看情况,没有人能反驳总政委的意见。部队又拚了一天,天黑上到了祁连山顶,此时,谁都明白大势已去,败局已定。

兵败的阴影笼罩着祁连山顶,然而,当人们什么希望都不抱的时候,往往最可怕的情形就发生了。西路军残部军心的涣散有如瘟疫一般悄悄蔓延,有的人放下枪就溜走了,甚至有的团长、军参谋长也不声不响地走掉了。

李先念苦口婆心地劝阻:“战友们!你们不要自己走,要走咱们一起走。即便你们要走,也要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们一些钱,逃命时路上买饭吃!”然而,这种近乎哀求的话语也无法再打动一些冰透的心,有的人还是悄悄溜走了。

肖永银伤心地注视着政委,发现政委的脸色从未这样阴郁过,从梨园口到石窝山顶,政委3天像过了30年,一下苍老了好多。西路军最后一次会议在山顶上召开了,部队都等待着石窝会议的最终决定。会议作出了徐向前、陈昌浩离队回陕北汇报,西路军残部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的决定。

会议结束后,徐向前站起身,说道:“先念同志,把你的警卫排长肖永银给我吧。”李先念点头同意,随后叫来了肖永银,他看了肖永银一眼,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那你就跟总指挥和政委去吧。”“我的马呢?”肖永银问道,他舍不得跟随他爬雪山、过草地的坐骑。“马就交给警卫战士嘛,你们去,我们以后有幸不死,还要见嘛!”说完,李先念又叮嘱一句:“好好保护首长回陕北!”

肖永银最后给军长、政委敬了个礼,他把脸同他的马紧紧贴在一起好一会。警卫战士从肖永银手里接过马缰,目送排长跟随着徐向前、陈昌浩、总部参谋陈明义以及总部警卫排向山下走去。

02

失败原因

西路军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战略失误:未充分估计马家军的实力,且缺乏灵活的战略调整。在战役初期,西路军对敌情判断过于乐观,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陷入被动。

  2. 环境恶劣:河西走廊自然条件艰苦,补给困难,限制了军队的持久作战能力。部队在极寒天气中作战,缺乏必要的物资补给,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3. 敌军强大:马家军凭借骑兵优势和残酷战术,对西路军形成致命威胁。敌军数量众多,装备精良,且采取了围剿和封锁的战术,使西路军陷入重重困境。

03

历史意义与纪念

尽管西路军最终失败,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中国革命史上。这场悲壮的西征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在极端困境中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为纪念西路军的英雄事迹,各地建立了多处纪念馆和纪念碑。其中,高台烈士陵园、西路军纪念馆等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缅怀。

西路军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理想和信念,浴血奋战,谱写了近代革命历史的壮丽篇章,其业绩与日月同辉,与祁连山共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