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德川到明治:日本古都的建筑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德川到明治:日本古都的建筑传奇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6001998
2.
https://www.sohu.com/a/286608856_737538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I9KTPU405434E62.html
4.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9/2/43507.html
5.
https://www.tatemonoen.jp/zh-cn/about/overview.php
6.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6914/
7.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8%8E%E6%B2%BB%E7%BB%B4%E6%96%B0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2%BB%E7%BB%B4%E6%96%B0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88%B6%E6%9D%B1%E4%BA%AC%E5%BB%BA%E7%AF%89%E5%9C%92
10.
https://nihombashi-tokyo.com/cn/history/310.html
11.
https://www.keguanjp.com/kgjp_shehui/kgjp_sh_bestseller/pt20211019000001.html
12.
https://www.nippon.com/cn/japan-topics/b06914/

从德川幕府到明治维新,日本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国家的重大转型。这一时期,不仅政治体制发生了剧变,建筑风格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探寻日本古都的建筑变迁。

01

德川幕府时期的建筑风貌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1603-1867年),日本社会被严格划分为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四阶层体系。不同阶层的住宅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武士阶层的住所被称为“武家屋敷”,以高墙隔离、防御性强为特点。武家屋敷的布局不拘对称,变化多样,屋顶多采用厚茅草或瓦片。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地板架高,木制门窗和纸拉门窗将室内与庭园巧妙分隔。值得一提的是,茶室作为武家屋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武士阶层对茶道文化的重视。

商人和手工业者的住所称为“町家”,通常临街而建,前店后宅,面宽窄而进深大,有的甚至达到40米。町家的街景整齐统一,营业时店家会把货品和招牌摆放到街边,街道因此充满活力。京都和江户的町家各有特色:京都的町家多为土墙仓库,而江户的町家则注重防火设计,采用土藏造结构。

手工业者和工人的住所称为“长屋”,多沿町家背面或小巷排列,面积狭小,以压缩的形式模仿了武家屋敷与町家住宅的空间特征和建筑材料,但配备设施远不如前两者齐全。

02

明治维新后的建筑革命

1868年的明治维新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建筑风貌。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日本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政府成立主管全国建筑计划的工省部,吸引西方建筑人才,通过英国测量工程师沃特尔斯等人引入了砖墙承重的结构技法和西方古典建筑法则。

这一时期的日本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西化特征。例如,由片山东熊设计的京都国立博物馆,采用了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红砖白柱的造型配以青铜屋顶,融合了佛教与和风的建筑元素,成为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然而,这种全盘西化的倾向也引发了日本建筑界的广泛讨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日本传统文化的特色成为重要议题。

03

代表性建筑案例

  • 二条城:德川幕府在京都的大本营,其二之丸御殿的正厅见证了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的历史时刻。这座建筑不仅是德川幕府权力的象征,也是日本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

  • 京都国立博物馆:明治30年(1897年)开馆,由片山东熊设计,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红砖白柱的造型配以青铜屋顶,融合了佛教与和风的建筑元素,成为日本建筑西化与传统融合的典范。

  • 旧日本银行京都分行:建成于明治39年(1906年),由辰野金吾及其弟子长野宇平治设计建造。辰野式的红色砖墙配上白色岩石的带状环绕装饰,细节丰富且层次分明,展现了日本建筑师对西方建筑风格的精湛掌握。

04

文化传承与创新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建筑并非简单地模仿西方,而是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不断探索如何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这种“和魂洋才”的理念,体现在许多建筑细节中。例如,一些现代建筑虽然采用了西方的结构和技术,但仍然保留了日式庭院、障子门等传统元素,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德川到明治时期的建筑变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文化融合的探索。日本建筑师们在学习西方建筑艺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特性。这种探索精神,为日本建筑在20世纪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漫步在现代东京的街头,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段历史的痕迹。从传统日式建筑的飞檐翘角,到现代建筑中融入的和风元素,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日本古都的建筑传奇。这段从德川到明治的建筑变迁史,不仅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