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设计铭记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设计铭记历史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E%B5%E5%8D%8E%E6%97%A5%E5%86%9B%E5%8D%97%E4%BA%AC%E5%A4%A7%E5%B1%A0%E6%9D%80%E9%81%87%E9%9A%BE%E5%90%8C%E8%83%9E%E7%BA%AA%E5%BF%B5%E9%A6%86%E6%89%A9%E5%BB%BA%E5%B7%A5%E7%A8%8B/23768251
2.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12022
3.
https://www.gov.cn/jrzg/2005-12/13/content_125870.htm
4.
https://www.19371213.com.cn/lijixiang/cgyy/
5.
https://www.19371213.com.cn/guide/how/
6.
https://www.nanjing.gov.cn/hdjl/dwzsk/whjy/202410/t20241023_4991853.html
7.
https://www.chinamuseum.org.cn/cma/detailss.html?id=21&contentId=11961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E%B5%E5%8D%8E%E6%97%A5%E5%86%9B%E5%8D%97%E4%BA%AC%E5%A4%A7%E5%B1%A0%E6%9D%80%E9%81%87%E9%9A%BE%E5%90%8C%E8%83%9E%E7%BA%AA%E5%BF%B5%E9%A6%86

2009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一国家级荣誉不仅肯定了工程的建筑质量,更彰显了其在历史纪念和城市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以“胜利、圆满”为核心理念,通过精心的空间布局和材质选择,创造出一个既庄严肃穆又开放包容的纪念空间。

胜利主题的延续与创新

扩建工程在延续原有纪念馆风格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抗战胜利的主题。整个建筑群以椭圆形的胜利纪念广场为中心,四周地形微微隆起,形成半围合的空间,既保证了广场的安静与私密,又为公众提供了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广场北侧设有小型讲演台,可容纳8000人集会。广场三面的抬起斜坡下方容纳着商业和展览空间,而广场与坡地交界处则镌刻着300位抗战英烈的名字,供后人缅怀。

和平公园:城市生活的融入

纪念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和平公园作为西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约3万平方米,由纪念碑、水池和绿化坡地组成。公园的设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放松游憩的场所,更通过绿色植被和宁静的水景,营造出和平与希望的氛围。

胜利之墙:历史记忆的凝固

在纪念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由暗红色锈蚀钢板制成的胜利之墙。墙面采用三维曲面设计,通过钢板的分割与嵌入灯槽形成独特的表面肌理,象征着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记忆。胜利之墙的最高点是胜利火炬,重大活动时会被点燃,成为广场上最醒目的标志。

清水混凝土:质朴与纪念性的统一

新馆沿街立面均采用一次性浇筑的清水混凝土材质,这种质朴厚重的材料既凸显了建筑的纪念性特征,又符合安静平和的建筑气质。外立面一列列混凝土柱阵将阳光切割成条条光影,形成无穷无尽的韵律感,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

绿色设计:可持续理念的体现

纪念馆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了绿色理念。通过绿色植物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水回收利用、透水混凝土选材、下沉庭院及天井、热风压拔风效应等多个生态低碳措施,创造出一个既满足空间气氛又能够体现可持续理念的生态绿色纪念性建筑。

参观体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纪念馆实行分时段限流入馆制度,参观者需要提前1-7天在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8:3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馆内提供免费微信语音导览服务,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同时,纪念馆还设有婴儿车和轮椅租借服务,方便特殊人群参观。展厅内禁止进食和携带宠物,以维护良好的参观环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和平的象征。它以独特的建筑设计语言,将历史记忆与城市生活完美融合,成为南京这座英雄城市的重要精神地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