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线城市急诊科:抗疫常态下的挑战与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线城市急诊科:抗疫常态下的挑战与应对

引用
21经济网
8
来源
1.
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1223/herald/b2ff1f88fa39975ebdcc9d60de3cd6e1.html
2.
https://www.gov.cn/xinwen/gwylflkjz133/index.htm
3.
https://www.shanghai.gov.cn/sjzccs/20221218/6e1e091c778e4769a7c0d93ae46ec6b1.html
4.
https://www.jsxyfy.com/news_hos/2022/vbm2ZrdY.html
5.
https://www.shengsi.gov.cn/art/2023/2/16/art_1229498225_59035138.html
6.
https://www.pumch.cn/detail/23513.html
7.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0-04/17/content_23067244.htm
8.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007/t20200705_1939038.html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一线城市的急诊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北京为例,近期多家医院急诊科患者数量激增至平时的数倍,其中不乏高龄、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常态。

01

挑战重重:急诊科的“至暗时刻”

患者数量的激增是急诊科面临的首要挑战。以上海为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科就诊人数迅速攀升。据瑞金医院统计,仅2022年12月中旬,该院发热门诊单日就诊量就从平时的30人左右飙升至近200人,其中阳性患者占比相当高,且以老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为主。

医疗资源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了急诊科的压力。为应对激增的患者,各大医院不得不对医疗空间进行紧急改造。例如,瑞金医院不仅启用了第二发热门诊,还对急诊重症病区进行了改造,新设重症病房,并从其他科室抽调医护人员。然而,即便如此,许多医院的急诊科仍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床位、设备和医护人员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更令人担忧的是,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令人堪忧。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不少医护人员相继感染,导致人力资源进一步紧张。尽管如此,他们仍坚守岗位,甚至带病工作,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分夺秒。

02

创新应对:多管齐下的“突围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应对措施。

优化诊疗流程是首要之举。以上海为例,该市推出了“12条”措施,涵盖科普宣教、线上服务、购药配药和居家隔离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各大医院纷纷开设第二发热门诊,改造急诊重症病区,并从其他科室抽调医护人员。同时,医院还对医疗空间进行分区管理,设立新病人入院缓冲区、普通病房和隔离病房,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立为急诊科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瑞金医院,重症科医生带领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应急团队,共同应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这种跨学科协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还确保了医疗质量。

技术创新在缓解急诊科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医院的普及让轻症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诊疗,有效分流了线下就诊压力。据统计,瑞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日均就诊量从平时的700-800人次迅速攀升至5000人次以上。此外,发热咨询热线的开通也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指导,进一步减轻了医院的接诊压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为缓解急诊科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通过建立“三人小组”工作机制(包括社区工作人员、民政部门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同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增设发热哨点,发热诊室数量从540间增加到2600多间,有效分流了轻症患者。

03

成效与启示:科学管理提升医疗效率

这些创新性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海为例,尽管疫情蔓延迅速,但通过各方协同努力,医院并未出现大规模人流拥挤和混乱情况。许多轻症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及时诊疗,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则得到了更集中、更专业的医疗资源。

这一系列应对措施的成功实施,为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医疗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科学的医疗资源调配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可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冲击。其次,多学科协作和技术创新是提升医疗效率的关键。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医疗力量,结合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后,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可以有效分流患者,减轻上级医院的压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急诊科作为医疗体系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管理和创新服务,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更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医疗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向所有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是战胜疫情最强大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