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2周年,《咱当兵的人》再唱响
建军92周年,《咱当兵的人》再唱响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一首经典军旅歌曲再次唱响大江南北,它就是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的《咱当兵的人》。这首创作于1994年的歌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军旅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源于前线的感人故事
《咱当兵的人》的创作背景充满了传奇色彩。1984年,作词人王晓岭曾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前线同敌人作战。1994年,时隔十年,他又回到了老山前线,看到昔日曾经在“猫耳洞”中共过患难的战友躺在了烈士陵园的墓碑下,崇敬和感怀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创作出了歌曲《一样不一样》的歌词。一开始,作曲人为该曲谱了一个抒情版的音乐,但这一版歌曲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于是王晓岭又找到了作曲人臧云飞。从王晓岭手中接过歌词后,臧云飞建议把曲名改为《当兵的人》,不久后,臧云飞与刘斌一起完成了谱曲的工作。
歌词解析:展现军人独特精神风貌
歌曲通过“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和“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展现了军人的独特精神风貌。歌词中既有“朴实的军装”、“离开家乡”等平凡之处,又有“头枕边关明月”、“紧握手中枪”等不平凡之处,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军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音乐特点:阳刚有力的旋律
作曲人为“咱”字增加了节拍,响亮有力地突现出来,在铿锵的旋律中,展示出军人的自豪、自强和自信感。这种阳刚有力的旋律,不仅展现了军人的威武形象,更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荣誉与影响:军旅歌曲的典范之作
《咱当兵的人》自问世以来,获得了众多荣誉。它先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第四届文艺大奖、全国第一届“军神杯”军旅歌曲大赛金奖。2009年,被选为首都国庆60周年阅兵的19首阅兵及礼仪用曲之一。2011年6月,被选为济南军区政治部出品军旅题材电视剧《当兵的人》的主题曲。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歌曲的艺术价值,更彰显了其在军旅歌曲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咱当兵的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激励着新一代军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滋养。正如歌词所唱:“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这正是当代军人的真实写照。
《咱当兵的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军旅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在庆祝建军92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经典歌曲,向所有为国家安宁默默奉献的军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