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纪坛:设计与园林之美
中华世纪坛:设计与园林之美
中华世纪坛,这座矗立在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纪念性建筑,更是一座集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大型人文景观。它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美学精神,成为了国内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筑设计:日晷形的时空印记
中华世纪坛主体建筑呈日晷形,由静止的回廊与可旋转的坛面组成,寓意着中国古老“乾坤”的哲学思想。坛面呈19度坡形,设计重量为3200吨,每4至12小时旋转一圈。这一巨型旋转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控制技术均处于世界前列,曾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
坛面设有长27米、与地面成45度角的时空探针,打破了主体建筑的平衡结构,以求新求变的方式记录着时间的永恒更替,表达了人类对未来不懈探索的精神。
园林布局:水石交融的和谐之美
中华世纪坛公园总面积11.05公顷,以世纪坛为中心,周围种植220株银杏树阵,排列整齐,宛如守护的卫兵。绿地分为东西两侧广场及周边绿地,东侧广场为中华世纪钟钟楼,西侧为鼓楼,遥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暮鼓晨钟”的意境。
圣火广场位于世纪坛南端入口,低于地面一米,中心微微隆起,置一方形圣火台。圣火台上长明不熄的一簇火焰取自周口店猿人遗址,寓意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永不停息。广场共由960块花岗岩铺砌而成,象征着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
艺术元素:五千年文明的璀璨结晶
世纪大厅内的360度大型环形彩色浮雕壁画《中华千秋颂》堪称镇馆之宝。壁画周长117米,高5米,面积585平方米,采用国内十五种天然彩色花岗岩雕刻而成。整幅壁画以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为主线,从先秦时期的理性精神,经过汉唐的包容气概、宋元明清的公忠气节,最终到近现代百年历史,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人物、文化经典贯穿下来一气呵成。
世纪大厅中心的锻铜贴金柱由一根大柱和八根云纹小柱组成。中间圆柱直径5.8米,为实心锻铜贴金所制,刻有“龙凤呈祥,日月光华”的图案,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本原的象征符号。四周环绕的8根云纹小柱,装饰了四方连续的吉祥云纹图案,寓意吉祥如意。整体构思来源于凤凰涅槃的传说,象征中华民族再创辉煌。
穹顶上方用光导纤维制作的5000多颗星星,按照一定比例模拟再现了2000年1月1日零时北京上空的星象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只是宇宙历史中的沧海一粟,然而,我们将凭借着中华56个民族、14亿炎黄子孙的智慧与创造,如恒星一样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青铜甬道自圣火广场向北延伸,宽3米,总长262米,耗铜70余吨。甬道上从南往北依次镌刻着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并用凝练的文字记述了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共7000多条重大事件,共计18.4万字。上面还有天干、地支与生肖图案,可以说青铜甬道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幅青铜镌刻的历史长卷,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重要载体。
站在世纪坛,我们既能寻找到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和“魂”,更能从那以年为标记的时刻线上找到新时代奋斗的目标。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从中华世纪坛寻访着“文化自信”的力量,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我们,更能从这里坚定着脚下的步伐,凝视着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