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一等功:英雄背后的汗水与荣耀
消防员一等功:英雄背后的汗水与荣耀
2022年6月9日,杭州市临平区一公司发生火灾,当地消防救援支队先后调派237人赶赴现场处置。在此次救援行动中,两名消防队员因突发意外不幸受伤,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其中,“杭州00后消防员”刘泽军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感动众人。
一等功的严格评定标准
根据《消防救援队伍奖励和表彰办法(试行)》,消防员一等功的评定条件极为严格。通常要求在重大灭火救援行动中作出卓越贡献,或在危急时刻有英勇壮举。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在重特大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中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完成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工作
评定程序同样严格,包括制定方案、群众评议、组织考核、党委研究、奖励公示和下达命令等多个环节。此外,对奖励比例也有明确规定:对个人实施年度奖励时,记功比例不超过单位实力人数的2%,嘉奖比例不超过25%。这充分体现了这一荣誉的含金量。
英雄事迹:一等功获得者的风采
万福:国际赛场上的中国骄傲
2025年1月,福建消防员万福被国家消防救援局授予个人一等功。这位厦门市翔安区马巷消防救援站副班长,入队3年来始终冲锋在前。在第19届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中,他代表中国队参赛,获得男子团体总冠军、男子4×100米消防接力项目金牌和手抬机动泵打靶项目银牌,为国争光。
崔朋:从“弱兵”到“金头盔”
辽宁消防员崔朋的故事则展现了消防员的拼搏精神。入伍初期,他身高不到1米7,体重仅100多斤,体能测试成绩倒数第二。但凭借山东人骨子里的倔强,他每天坚持上千个俯卧撑、四五百个卷板、5公里负重跑等高强度训练。最终,他在全国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综合救助科目第一名、水域救援科目第三名、绳索救援科目第一名,荣获“金头盔”奖,并被授予一等功。
英雄背后的故事
刘泽军:从孤儿到英雄
刘泽军的人生经历令人动容。1岁丧父、3岁丧母、哥哥有智力缺陷,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即便命运坎坷,他依然选择奉献社会,立志成为一名英雄。入职3年来,他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余次,营救人民群众30余人。在那次致命的火灾救援中,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凉山救火英雄:青春在烈火中永生
2019年3月30日,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张成朋、蒋飞飞、张浩等30名消防员在扑火时遭遇山火爆燃,不幸牺牲。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仅18岁。这些年轻的消防员,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荣誉背后的思考
消防员一等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消防队伍的激励。据统计,应急管理部门组建4年来,共有111人因公牺牲,平均年龄仅为28岁。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正如崔朋所说:“那天家人都觉得特别光荣,父母的腰板儿更直了,精神头儿也更好了!”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正是支撑消防员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支柱。
让我们向这些英雄致敬,铭记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我们享受和平与安宁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用生命守护我们的消防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