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江苏13市经济崛起:从百强榜单到万亿产业
解码江苏13市经济崛起:从百强榜单到万亿产业
2024年,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城市,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江苏经济的整体实力,更体现了各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显著成效。从南京的科技创新到苏州的制造业集群,从无锡的机械产业到南通的船舶海工,每个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经济崛起的故事。
共同的基因:政策引领与产业升级
江苏13市的经济崛起,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交通便利,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各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产业升级方面,江苏各市都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例如,南京作为省会城市,2024年获得2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居全国城市第三。苏州则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上全面发力,每个产业都已迈上万亿台阶。
各展风采:特色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虽然江苏各市都注重产业升级,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在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左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获2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城市第三。
苏州:以2.67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最强地级市”地位,增速达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28万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1.37万亿元,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无锡:机械行业规上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万亿元,成为无锡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无锡还拥有7个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南通:作为“万亿之城”,南通建筑业总产值在2021年首次突破万亿,达10568.7亿元,产值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4年,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产值规模更是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常州: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2024年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在传统造车强市、能源大市中破圈突围。
连云港:石化产业完成产值约2300亿元,医药产业完成产值约700亿元,获批一类新药3个。同时,连云港还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位列全国第五十二位、较上年提升13位。
未来可期:发展规划描绘新蓝图
江苏各市的经济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根据最新发布的《江苏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江苏将继续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城镇化、都市圈同城化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方面发力。
例如,南京都市圈将探索“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区域合作机制;苏锡常都市圈将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徐州将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建设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等产业创新平台。
江苏13市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成果。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江苏的城市群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未来的江苏将更加繁荣,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将为居民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