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码江苏13市经济崛起:从百强榜单到万亿产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码江苏13市经济崛起:从百强榜单到万亿产业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23/doc-inefyeca3642004.shtml
2.
http://stcn.com/article/detail/1519478.html
3.
http://zj.people.com.cn/n2/2023/0228/c186327-40318314.html
4.
http://js.chinadaily.com.cn/a/202401/24/WS65b0d8cca310af3247ffd360.html
5.
https://tj.jiangsu.gov.cn/art/2025/1/17/art_85272_11473057.html
6.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3/3/16/art_60095_10832441.html
7.
https://www.jiangsu.gov.cn/art/2024/12/24/art_64797_11454782.html
8.
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404/content_6943914.htm

2024年,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城市,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江苏经济的整体实力,更体现了各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显著成效。从南京的科技创新到苏州的制造业集群,从无锡的机械产业到南通的船舶海工,每个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经济崛起的故事。

01

共同的基因:政策引领与产业升级

江苏13市的经济崛起,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交通便利,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各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产业升级方面,江苏各市都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例如,南京作为省会城市,2024年获得2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居全国城市第三。苏州则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上全面发力,每个产业都已迈上万亿台阶。

02

各展风采:特色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虽然江苏各市都注重产业升级,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在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左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获2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城市第三。

  • 苏州:以2.67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最强地级市”地位,增速达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28万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1.37万亿元,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 无锡:机械行业规上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万亿元,成为无锡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无锡还拥有7个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 南通:作为“万亿之城”,南通建筑业总产值在2021年首次突破万亿,达10568.7亿元,产值规模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4年,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产值规模更是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 常州: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2024年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整车产销超34万辆,在传统造车强市、能源大市中破圈突围。

  • 连云港:石化产业完成产值约2300亿元,医药产业完成产值约700亿元,获批一类新药3个。同时,连云港还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位列全国第五十二位、较上年提升13位。

03

未来可期:发展规划描绘新蓝图

江苏各市的经济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根据最新发布的《江苏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江苏将继续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县域城镇化、都市圈同城化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方面发力。

例如,南京都市圈将探索“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区域合作机制;苏锡常都市圈将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徐州将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建设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等产业创新平台。

江苏13市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成果。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江苏的城市群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未来的江苏将更加繁荣,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将为居民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