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崖山海战背后的政治大棋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崖山海战背后的政治大棋局

引用
国家人文历史
11
来源
1.
https://www.gjrwls.com/military/20240521/977572656213655552.html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91289/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TPL1L8C0553GONE.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LB6D760543MD1N.html
5.
https://www.sohu.com/a/552370794_121410621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6%9C%9D
7.
http://www.jsthinktank.com/zhuankanzhuanlan/qunzhongjuecezixun/elyjndsbq/202012/t20201204_6900049.shtml
8.
http://m.3233.cn/n/927b-41319.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2%99%E5%8F%A4%E5%B8%9D%E5%9B%BD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4%E8%92%99%E7%81%AD%E9%87%91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4%96%E9%97%A8%E6%B5%B7%E6%88%98

1279年的崖山海战,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被彻底摧毁。这场看似由蒙古铁骑碾压导致的亡国惨剧,实则暗藏着南宋、金、蒙元三方复杂的博弈。从绍兴十一年的《绍兴和议》到端平入洛的失败,再到襄阳城的攻防战,每个决策都影响着最终的历史走向。南宋在联蒙灭金的战略误判中,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命运。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政治权谋的残酷,也让我们反思国家间关系的复杂性。

01

三国关系的演变:从海上之盟到联蒙灭金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迅速崛起的金国在1125年灭掉了辽国。随后,金军南下,于1127年攻占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了南宋政权。

南宋与金国之间存在着不共戴天之仇,但双方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却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直到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胄发动了开禧北伐,试图收复中原失地,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使得南宋与金国的关系再度紧张,也为后来的联蒙灭金埋下了伏笔。

蒙古帝国的崛起打破了东亚地区的平衡。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随后开始对外扩张。1211年,蒙古军首次进攻金国,拉开了蒙金战争的序幕。金国在蒙古的持续打击下逐渐衰落,被迫迁都汴京。此时的南宋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是继续与金国保持敌对状态,还是联合新兴的蒙古势力共同对抗金国?

02

南宋的战略误判:联蒙灭金的决策背景

1224年,宋宁宗去世,宋理宗赵昀即位。理宗在位期间,南宋朝廷内部党争激烈,理宗本人也因立太子之事与宰相吴潜产生矛盾,最终罢免了吴潜,转而重用贾似道。贾似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积极支持理宗的对外政策,这为后来的联蒙灭金决策提供了政治基础。

1232年,蒙古统治者派王檝来南宋,商议夹攻金国之事。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朝廷,朝中大臣都认为这是复仇的绝好机会,只有赵范一人持有异议,他说:徽宗宣和年间与金国订立的海上之盟,最初以为牢不可破,后来金国败盟,大宋自取其祸,这段历史,不可不鉴啊!理宗不听,命史嵩之派使者回复蒙古军:南宋朝廷同意跟蒙古联合攻金。史嵩之乃派邹伸之前往,蒙古承诺一俟灭金成功,以河南地归宋。

1233年初,金哀宗从汴京逃到归德(河南商丘),夏天,又从归德逃到蔡州(河南汝南)。蒙古都元帅塔察儿派王檝请宋出兵合攻蔡州。史嵩之先派兵跟蒙古军合攻唐州,将其攻下。当唐州未下时,金哀宗曾不屑地说:我们很难跟蒙古军较量,“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话是狂了点,但也说明南宋的军事实力是很差的。

这年九月,金哀宗派完颜阿虎带到南宋乞求支援粮食,完颜阿虎带出发前,金哀宗对他说:“宋人负朕深矣!……今乘我疲敝,据我寿州,诱我邓州,又攻我唐州,彼为谋亦浅矣。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卿其以此意晓之!”这个金哀宗,倒有战国辩士之才,讲的话头头是道。他说,蒙古灭国四十,然后轮到西夏;西夏灭了,轮到金国;金国要是灭了,必然要轮到宋国,“唇亡齿寒,自然之理”。什么是“自然之理”?就像老子说的,“月盈则亏,日中则移”,是天然的,不是人为的。完颜阿虎带将金哀宗的话转告了南宋,头脑发热的宋理宗听不进金哀宗的告诫。十月,史嵩之派孟珙、江海率兵2万,运米30万石,赴蒙古之约。1934年正月,孟珙与蒙古兵合围蔡州。城中断粮已三月。城破之后,金将忽斜虎还率1000士兵巷战。金哀宗自杀身亡,身边的人按其遗言纵火把他烧了。宋将孟珙与蒙古都元帅塔察儿将金哀宗的遗骨和宝玉、法物分了。金国灭亡。

史嵩之派人以孟珙所获金哀宗的遗骨及宝玉、法物,还有被囚的原金国大臣张天纲、完颜好海等献给朝廷。临安知府问张天纲:“有何面目到此?”张天纲答:“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理宗召张天纲,问:你真不怕死吗?张答:为气节而死,不怕。当时执政者欲大肆宣传灭金的事,以为是空前的胜利。在满朝文武兴高采烈之时,监察御史洪咨夔泼了一盆冷水。他上书说:金朝末主的几块朽骨,埋在大理寺就行了;应当以金国的灭亡报告祖庙;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认清我朝的处境,与蒙古这个大敌为邻,好比“抱虎枕蛟”,十分危险,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变,实难预料;不能因为抓了几个俘虏,就忙着论功行赏,忙着颂扬功德;要吸取徽、钦二帝的教训啊。宋理宗虽然点点头,但没有采纳洪咨夔的意见。

03

金国灭亡后的局势:南宋与蒙古关系的恶化

金国灭亡后,南宋与蒙古的关系迅速恶化。1234年六月,宋理宗下令收复三京,即汴京、应天府(河南商丘)、洛阳,而根本不考虑是否稳操胜算。朝中的大臣们这回倒是清醒了,他们知道,要收复三京,势必跟蒙古闹翻,这可不是儿戏,所以都以为不可。范丘岳说:我们的敌人是新兴势力,气盛锋锐,它夺得的土地,肯让你夺走吗?史嵩之也说,荆、襄地区正在闹饥荒,不能出兵。乔行简上书说:“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能斗者几人?知而善谋者几人?”他说,没有二三十名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没有二三十万士兵,根本就不能打仗。又说到钱粮,“臣实未知钱粮之所从出也。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现在百姓都快家徒四壁了,州、县的仓库大都空空如也,大军一出动,费用浩繁,这钱粮从哪里出?理宗一概不听,我行我素。进入洛阳和汴京的宋军,得到的都是空城,没有军粮,将士们饿肚子,只得“班师”。十二月,蒙古统治者派王檝来指责南宋破坏盟约。蒙古军南侵便有了借口,从此,黄河、淮河之间,战火时起,兵连祸结,没有宁日。

04

崖山海战的必然性:南宋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1279年的崖山海战,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被彻底摧毁。这场看似由蒙古铁骑碾压导致的亡国惨剧,实则暗藏着南宋、金、蒙元三方复杂的博弈。从绍兴十一年的《绍兴和议》到端平入洛的失败,再到襄阳城的攻防战,每个决策都影响着最终的历史走向。南宋在联蒙灭金的战略误判中,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命运。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政治权谋的残酷,也让我们反思国家间关系的复杂性。

南宋的灭亡,表面上看是蒙古铁骑的征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南宋自身的战略误判和内部腐败。从联蒙灭金的决策开始,南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虽然金国的灭亡为蒙古的崛起扫清了障碍,但南宋却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反而在蒙古的持续打击下逐渐衰落。最终,在崖山海战中,南宋的海上优势也被蒙古水军打破,标志着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被彻底摧毁。

崖山海战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南宋政治腐败、战略误判的必然结果。这场战役不仅终结了南宋的统治,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外族全面征服。崖山海战后,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末帝赵昺跳海自尽,随后十余万南宋军民亦蹈海自尽,南宋宣告灭亡。

南宋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也会削弱国家的实力,使其在外部压力面前不堪一击。崖山海战不仅是南宋的终结,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一次重要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