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动物园“本土动物嘉年华”:133种珍稀物种等你来探秘
广州动物园“本土动物嘉年华”:133种珍稀物种等你来探秘
广州动物园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本土动物嘉年华”,通过一系列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让游客近距离了解中国本土珍稀物种。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活动,不仅让人大饱眼福,还能学到不少动物知识,绝对是周末亲子游的绝佳选择!
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动物园南门广场作为主会场,每天都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周一至周五,游客可以观看动物园独家动物视频展播,欣赏中国本土动物大型图片展,近距离观察本土动物标本,还可以在“我爱本土动物”合影区打卡留念。周末则更加热闹,不仅有“动物科学小讲坛”脱口秀,还能看到动物园国家宝藏守护人宣讲,更有手偶剧场和科普大篷车带来互动体验。
133种本土动物大集合
广州动物园展出的中国本土动物多达133种,其中不乏国宝级珍稀物种。比如我们熟悉的大熊猫,还有川金丝猴、丹顶鹤、亚洲象、马来熊、海南坡鹿、华南虎等。这些动物中,有44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包括黑叶猴、金丝猴、熊猴、长臂猿、大熊猫、豹、虎、亚洲象等。
广东“土著”动物知多少
在广东这片土地上,生活着900多种野生动物。广州动物园展示了粤港澳三地的85种本土物种,从天上飞的斑背潜鸭、白喉噪鹛,到树上爬的熊猴、长臂猿,再到地上跑的梅花鹿、黄麂,以及水里游的渔游蛇、中华花龟,应有尽有。
重点推荐:三大明星动物
亚洲小爪水獭
广州动物园现有8只亚洲小爪水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獭品种,只有家猫大小。它们擅长捕鱼、游泳和潜水,身上的毛呈暗棕色,四肢短小。小爪水獭是游泳健将,栖息于多种湿地环境中,包括溪流、水塘、水田、沼泽和红树林等。小爪水獭以淡水螃蟹为主要食物,亦捕食小型鱼类、螺类、双壳类、蛙类和水生昆虫等,它们可12~15只个体聚在一起集群觅食,同时会用气味(臭)标记领地。
白鹇:广东“省鸟”
白鹇是广东的“省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性白鹇非常独特,颈部、背部及两翼均为白色,上面有V字形黑色条纹,还有一条白色的长尾巴。雌性则通体呈棕褐色。白鹇多栖息于山林中,晨昏时分出来觅食,三五成群活动,性机警,不能长时间飞行,主要以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为食。
画眉:广州“市鸟”
画眉是广州市的“市鸟”,体型较小,声音洪亮且悠扬婉转。上体呈橄榄褐色,有白眼圈和长而清晰的白眉纹。画眉常结小群活动于山丘、村落附近的灌丛中,食物为昆虫及野果和草籽。画眉善打斗,有“英雄鸟”之美誉,雌性也因此通过“比武招亲”,胜者为夫。
“动物丰容”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让动物们在动物园里生活得更幸福,广州动物园采取了“动物丰容”措施。比如在草食区,饲养员会将草料捆绑成小树,把食物藏在树上,让坡鹿和黄麂等动物攀爬、站立、伸长脖子觅食,增加活动量。长臂猿馆也进行了修缮,模拟猿猴原生地环境,给它们更宽泛的活动空间。
游客体验:寓教于乐
活动期间,游客不仅能观看动物,还能参与各种互动游戏。比如在南门广场,小朋友可以请志愿者在脸上或手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此外,还有给小动物填色和拼图环节,最后还能参与抽奖,奖品包括动物园门票等。
实用贴士
- 最佳游览时间:工作日或早上8:00-9:00,避开人流高峰
- 推荐路线:北门进,南门出,全程约3-4小时
- 门票:成人20元,学生半价,60岁以上老人和1.2米以下儿童免费
- 交通:地铁5号线动物园站或6号线黄花岗站
- 注意事项:园区内餐饮价格较高,建议自备干粮;做好防晒防蚊措施;不要随意投喂动物
这场“本土动物嘉年华”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动物观赏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可爱的本土动物,我们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培养起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趁着周末,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广州动物园感受这场动物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