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屯镇:生态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绿色样本
龙湾屯镇:生态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绿色样本
金秋时节,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的寒地水稻试验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一串串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摆,一只只肥美的螃蟹在稻田中穿梭,生动诠释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画面。这标志着龙湾屯镇探索的“稻蟹共生”农业生态新模式取得了成功。
作为京郊重要的生态涵养区,龙湾屯镇近年来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镇累计完成平原造林1.8万余亩,山区生态林2.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78%。同时,该镇还积极推进水域生态治理工程,通过优化调整坑塘水域边界线、清理周边环境、安装护栏等措施,打造更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龙湾屯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其中,“稻蟹共生”模式尤为引人注目。这种模式通过在稻田中套养河蟹,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稻田为螃蟹提供生长环境,而螃蟹的活动又能促进土壤健康,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目前,该模式已被列为龙湾屯镇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计划进一步推广。
与此同时,龙湾屯镇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在集体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农民积极参与林下种植和养殖,种植赤松茸、灵芝等食用菌,养殖油鸡等,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仅林下养殖的油鸡就达到3500余只,产值超过60万元;林下种植的赤松茸总产量可达10万余公斤,每公斤售价30余元。
生态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龙湾屯镇通过“林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300余户农民参与特色种养殖,同时发展家庭农场联盟,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该镇还积极开发“龙湾红”“龙湾好礼”等镇域品牌,举办农业文化节,打造集“食、宿、游、学”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的龙湾屯镇,不仅是一个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镇。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里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