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清新与诗意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清新与诗意的完美融合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wk.baidu.com/view/c4a6db4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33?pcf=2&re=view&bfetype=new
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02663414.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8%87%AA%E6%B8%85%E6%95%A3%E6%96%87/9430615
4.
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98556
5.
https://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6612_1.html
6.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1/39443.htm
7.
https://www.ruiwen.com/wenxue/zhuziqing/189312.html
8.
https://www.yashilw.com/lunwenxinshang/202012145304.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08/00/4126343_76002953.shtml
10.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E6%84%9F%E6%83%85%E6%B7%B1%E6%B2%89%E7%9C%9F%E6%8C%9A-%E8%AF%AD%E8%A8%80%E8%B4%A8%E6%9C%B4%E8%87%AA%E7%84%B6%E2%80%94%E2%80%94%E3%80%8A%E8%83%8C%E5%BD%B1%E3%80%8B%E8%AF%AD%E8%A8%80%E8%89%BA%E6%9C%AF%E7%89%B9%E8%89%B2%E7%AE%80%E6%9E%90-%E8%92%8B%E8%8D%AB%E6%A5%A0/da9928dc466c9448106f9c62c9ac7eea9abba492
11.
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29504
12.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30/c404064-40066546.html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以清新、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著称。在《荷塘月色》、《背影》等经典名篇中,朱自清巧妙运用叠词、动词和形容词,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他通过平白如话的文字、精心选择的动词以及创造性使用的形容词,展现了散文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文字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01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整体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准确传神的刻画、摇曳多姿的修辞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多方面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让读者产生多方面的美感。朱自清可算这方面的语言艺术大家。他的写景状物的优秀之作如《春》、《荷塘月色》、《绿》等,描写生动细致,语言清新华丽,尤其是其中的层层设喻,更为缤纷多彩,创造出幽远、浑圆、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百读不厌、美不胜收。

朱自清先生也一贯主张作家创作“便是以文字作画,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3)正因为作者本身强调积极地表现人生,反映社会生活要“作文似画”,所以朱自清的作品很注意语言的形象性。他善于运用凝炼明净、细腻秀丽的语言,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凭借丰富的想像力,使描写对象飞腾而起,于奇思妙想中,创造了气象万千、风味各别的画面,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获得无穷的美的享受。”他的写景抒情散文呈现出形象美、绘画美和诗意美。

02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技巧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最突出的是他对叠词和比喻的运用。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了26个叠词,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月夜荷塘和塘上月色,也使到他的散文在语言上具有了声韵美。如描写荷塘四面的树,用“蓊蓊郁郁”,见出了夏日树木的繁茂和生机勃勃;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绘出了树木在荷塘周围生长的态势。描写夜里林荫路上的气氛,用“阴森森”,让人感到独走在路上心底的恐惧。荷塘是“曲曲折折”的;描写叶子,用“田田”描绘出圆圆的状貌,就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层层”,摹写了荷叶的密密叠叠。写荷香,用“缕缕”,让人仿佛闻到那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清韵。叶子底下的流水是“脉脉的”,无声的流水好象也有了情意。写月光,用“淡淡”、“静静”,更使人体会到夏夜的静谧悠闲。“薄薄”的清雾,像给荷塘披上了一层轻纱……

朱自清运用比喻这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艺术,就给他的散文创造出无限的诗意,大大增强描写对象的形象美。如在《春》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4)

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如此之美。他用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形、有色、有神,喷射出诗意的光辉。作者写物附意,扬言切事,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

03

朱自清散文的朴素之美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最打动人心的是它的朴素之美。在《背影》中,朱自清用最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段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琢,却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正如叶圣陶所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的朴素之美,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它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04

朱自清的创作理念

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他的创作理念密不可分。他在《背影序》中写道:“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着要怎样写,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这种“我意在表现自己”的创作原则,体现了朱自清对真实自然的追求。他强调作家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偏见影响。

朱自清的散文清秀隐逸,通过独特意境的创造,委婉含蓄地书写自我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因作家理想人格的烛照而经久不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回忆和深思,处处凸显了一位现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背影》承受时光的洗礼,将个人的记忆与思考相结合,写出了温暖人间的父子深情。“五四”新文学担负着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任务,在那样一个激烈批判家庭专制的话语环境中,朱自清并没有人云亦云,坚持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自我与人性,书写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传统,表达了一种独立于潮流之外的思想理念。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技巧上,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独到洞察。他的语言,如同他的为人,既温文尔雅,又不失真挚热烈。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重读朱自清的散文,品味他的语言艺术,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人文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