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周易》中的“己日”之谜:一个字的真伪辨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周易》中的“己日”之谜:一个字的真伪辨识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394075352_120587701
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5297-1245829.html?mobile=1
3.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4-09/03/nw.D110000zhdsb_20140903_1-15.htm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08/06/34981345_1075565986.shtml
5.
https://repository.eduhk.hk/en/publications/%E9%9D%A9%E5%8D%A6%E5%B7%B1%E6%97%A5%E4%B9%83%E5%AD%9A%E8%BE%A8%E6%AD%A3%E5%86%8D%E8%AB%96%E5%91%A8%E6%98%93%E7%95%B0%E6%96%87%E8%88%87%E4%B8%80%E5%AD%97%E5%A4%9A%E7%BE%A9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93%E7%BB%8F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10/20/27552199_597429110.shtml
8.
https://www.guoyi360.com/64gua49/xj/5668.html
9.
https://www.guoyi360.com/64gua49/xj/5676.html

“己日乃革”是《周易》革卦中的关键卦辞,然而在流传过程中,却出现了“己日”、“巳日”、“已日”等多种版本。这个看似简单的文字差异,实则关系到对《周易》本义的理解,也成为了鉴别古籍真伪的重要依据。

版本差异与真伪之辨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经典,其版本流传极为复杂。据考证,仅马王堆帛书版与通行本对照,就有百分之六十的文字写法不同。这种差异之大,以至于有人误以为帛书本不是《周易》。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字都出现过至少两种不同的写法。

以革卦为例,历史上就出现过“己日”、“巳日”、“已日”、“改日”四种版本。其中,“已日”的说法见于王弼的《周易注》,“巳日”的说法见于阮刻《十三经注疏》收录的影印本《周易正义》,“己日”的说法则有虞翻、朱熹和尚秉和等支持。

为何“己日”才是正解?

通过上下文分析和古籍互证,可以确定“己日”才是《周易》作者使用的本字。原因如下:

  1. 卦义呼应:革卦的卦名“革”意为更改、改革,“己日”同样有更改之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解释:“十干则戊己为中,至于己,则过中而将变之时矣,故受之以庚。庚者,更也,天下之事当过中而将变之时,然后革。”

  2. 易象传统:革卦的内卦为离,纳甲为己,正有己日之象,符合《周易》观象系辞的传统。虞翻注云:“离为日,孚谓坎,四动体离,故己日乃孚。”

  3. 排除法验证:“已日”的说法在《周易》及其他古籍中均无依据。“巳日”虽然与“己日”同属干支,但一个是地支,一个是天干,地位不同,先秦择日的日者只说日干,不用地支。

最早版本的佐证

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版竹简《周易》为这一争议画下了句号。这个目前最早版本的《周易》上,赫然写的是“改日”!“改”字从“己”,正是己日的己。在天干中,己日排行第六,庚日排行第七,与《周易》中“七日来复”的震卦纳甲相呼应。

《周易》版本流传史

《周易》版本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文字差异上,还与其流传历史密切相关。据史书记载,最原始的《易经》有三个版本:《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曾被认为已经失传,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些珍贵的古籍其实被保存在民间。

2004年,在贵州荔波县发现的水书手抄本,经专家考证正是失传已久的《连山易》。而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的秦简《归臧》,则证实了《归藏易》同样得以保存。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周易》版本的认识,也为古籍版本考证提供了新的依据。

版本考证的意义

通过“己日”之谜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古籍版本考证的重要性。正确的版本是理解古籍本义的基础,而错误的版本则可能导致误解和误导。在阅读和研究古籍时,必须具备版本意识,学会辨别真伪,才能真正把握古籍的原意。

“己日乃革”不仅是革卦的卦辞,更是《周易》版本考证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个小小的文字差异,我们得以窥见古籍版本流传的复杂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版本考证对于正确解读古籍的重要性。在阅读古籍时,只有具备版本意识,才能避免被错误解读所误导,真正把握古籍的原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