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建浩:好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改进实践?
裘建浩:好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改进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建浩认为,新时代的“好校长”需要扮演四个关键角色:学校发展的规划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守望者以及和谐关系的调适者。这些角色不仅体现了校长的专业职责,更为学校改进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学校发展的规划者:顶层设计与教育哲学的建立
作为学校发展的规划者,校长需要明确学校的使命和发展愿景,建立有效的教育哲学。这不仅仅是制定一份发展规划,更需要校长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和战略眼光。
裘建浩指出,校长在建立学校教育哲学时,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明确学校使命、建立发展愿景、确立育人目标和树立学校价值观。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灵魂,引领学校发展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自2021年成立以来,秉承“学贯中西、汇通古今、融合文理”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学段贯通、资源下沉、课程衔接等方式,探索“高校+附属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顶层设计不仅体现了集团的教育哲学,更为其构建大中小幼相融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奠定了基础。
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教师培养上投入大量精力。裘建浩强调,校长要懂教师、识教师,了解他们的学习经历、工作履历、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教师培养方面,校长需要帮助教师扬长避短,明确职业目标;坚持听课、评课,聚焦课堂;建立高效的观察与反馈系统,提升教师培训效果。同时,校长还要为教师搭建各类专业发展平台,提供成长机会。
例如,天津市武清区在推进“双减”政策过程中,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哈尔滨新区则通过教育人才机制改革,实施“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区管校聘”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学生成长的守望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望者,校长需要在“管”与“不管”之间找到平衡点。这要求校长既要适时教导学生,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从长远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
裘建浩提出,校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重视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的习惯养成。同时,要允许学生犯错,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犯错误的试炼场”。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机制、防止过度管理以及转变德育范式等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关系的调适者:构建教育共同体
在当今高度互联的时代,校长需要处理好学校与家长、社区、媒体、政府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的关系。这要求校长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例如,江苏省扬州市通过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家庭教育名城”。他们建立了三级家长学校体系,搭建了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一体化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功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结语:校长引领学校改进的关键作用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校长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者转变为教育领导者。裘建浩提出的四个角色定位,为校长们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做好学校发展的规划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守望者以及和谐关系的调适者,校长能够更好地引领学校改进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