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侠骨柔情,人生大义|我的武侠梦好像又回来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侠骨柔情,人生大义|我的武侠梦好像又回来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5601

作为春节档历史上首部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上映前一日预售票房就已突破3亿,进入中国影史预售票房榜前五名,成为许多人最期待的贺岁片。这部电影不仅重现了金庸先生笔下那个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更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引发了人们对武侠文化、中国人的武侠情节以及武侠与人生的广泛思考。

影片以金庸原著中第三十四回至四十回的情节为蓝本,讲述了金廷肆虐中原,南宋朝廷被蚕食,蒙古军欲借宋道攻打金都,被郭靖、黄蓉奋力阻止的故事。影片中,郭靖与黄蓉在铁骑箭雨和硝烟旌旗中,力挽狂澜,保护南宋边关,一幅江湖武林的恢弘画卷就此徐徐展开。儿女情长与家国大义相交织,贯穿其中的,是片名的后四个字:侠之大者。

武侠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

武侠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而真正将侠写入小说的作品,则是先秦小说《燕丹子》。此后,武侠文化在汉代开始与文学相结合,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等史学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侠文化的内涵。

到了唐宋时期,诗人们在文学作品中歌颂江湖义士,“侠之大者”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潇洒豪迈;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高风亮节;有“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的意气风发。

明清时期,随着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出现,武侠小说应运而生,为武侠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庸是武侠小说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作品将“侠之大者”思想一以贯之,《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正是这种武侠精神的典型代表。他虽受高人赏识,得传绝世武功,却从不以此自傲,而是怀揣赤子之心,为国为民,奋不顾身。他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武侠的英勇与豪迈,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武侠背后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它所倡导的侠义精神、正义感和爱国情怀等价值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不熄灭的“武侠梦”

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观众中激荡起的层层涟漪,无疑体现了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武侠情节。雕声嘹亮,穿云裂石,唤醒的是每个华人心中不灭的“武侠梦”。

武侠故事通常植根于特定的历史土壤,它们以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原型,巧妙融入民间传说,既不显突兀,又让人觉得本应如此。读者或影迷们通过阅读、观影,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些英雄辈出的时代,见证他们在江湖武林中快意恩仇、洒脱不羁的风采,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在瞬间得到满足。

这正是武侠故事吸引人的根本所在——它描绘了一种人人向往却又鲜少了解的武侠生活,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

童年的我们,或许曾偷偷翻阅过那些泛黄的武侠小说,或许曾在放学后与父母一同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着那些经典的武侠剧。至痴迷时,我们身披毛毯,手持木棍,从沙发一跃而下,那一刻,幻想自己成为书中那位身怀绝技的大侠。

那些做着武侠梦的孩子长大了,那份对于武侠的热爱与向往,却始终在记忆里闪闪发光。

武侠梦醒后,留下了什么?

郭靖曾告诫杨过,若想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只需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

影片中,当大汗试图以武力的至高无上探寻称霸天下的可能时,郭靖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武功高强的人,未必就有一颗怜悯之心。而武功低的人,未必就不能行侠仗义。”他为保天下苍生太平,以一己之力挺身而出,直面草原的千军万马,诠释了“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永怀怜悯之心”的深刻内涵,这番话,是对“侠之大者”的最好注脚。

大侠,不仅在于超凡脱俗的武艺,更在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以及那颗始终为正义与仁爱跳动的赤子之心。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只不过指针轻转,在片尾曲中迎来了散场的终章。那场刀光剑影织就的武侠梦,你梦醒了吗?

武侠的幻想褪色后,我们未能掌握一招半式,也未成为举世无双的武林高手,那么,这场武侠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它教会了我们守护内心那份至真至纯的善良,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坚毅善良的底色,勇于担当、敢于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今,侠义已超越了刀光剑影,它更多地体现为对正义的追求与对责任的担当。日常生活中,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小人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工作者,无疑都是这个时代的“盖世大侠”。

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后续情节中,郭靖和黄蓉继续守护着南宋边关。蒙古军灭掉金国后,随即转而攻打南宋,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役便是著名的“襄阳保卫战”。这场战役中,郭靖更是因其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被江湖中人尊称为“郭大侠”。

关于“襄阳保卫战”的详细描绘,在《大宋帝国》九卷本长篇小说之《襄阳风雨》中有详细描述,要了解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该书无疑是绝佳的窗口。

《大宋帝国》之《襄阳风雨》深入刻画了电影后续“襄阳保卫战”的壮阔图景,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观众在欣赏电影之余,也能通过图书了解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感受时代英雄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